江楼百尺倚高寒,上尽危梯宇宙宽。下一句是什么?

春秋76个月前

诗词原文

登楼

宋·刘克庄

江楼百尺倚高寒,上尽危梯宇宙宽。

云过遥山青欲滴,风来净野白漫漫。

孤城树色烟中淡,落日钟声水外寒。

无限江山供远目,阑干拍遍意阑珊。

作者简介

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潜夫,号后村,福建莆田人,南宋著名文学家、诗人、词人、书法家,他一生仕途坎坷,曾四度入朝为官,又四度罢黜,晚年致力于辞赋创作,诗词风格多样,既有豪放之作,也有婉约之篇,被誉为“南宋最后一位大诗人”,他的作品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译文

登上百尺高的江楼,感受到高处的寒冷,走完危险的楼梯后,眼前豁然开朗,仿佛整个宇宙都变得宽广无垠,远处的青山在云雾缭绕中显得更加青翠欲滴,清风拂过,原野上一片洁白茫茫,孤城在烟霭中树色朦胧,落日余晖中,钟声从水边传来,带着一丝寒意,眼前的无限江山让人尽情远眺,我拍遍了栏杆,心中却感到意兴阑珊。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上高楼后的所见所感,首联点明登楼的高度和感受,颔联和颈联分别描绘了登高远望所见的自然景色和人文景观,尾联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感慨和意兴阑珊之情。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登高远望的壮丽景色,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人生境遇的感慨,首联“江楼百尺倚高寒,上尽危梯宇宙宽”以夸张的手法写出了登楼的高度和视野的开阔,为全诗奠定了基调,颔联和颈联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远山的青翠、原野的洁白、孤城的朦胧和落日的余晖,构成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展现了自然景色的美丽和宁静,尾联则通过“无限江山供远目,阑干拍遍意阑珊”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感慨和无奈,既有对美好景色的留恋,也有对人生境遇的无奈和惆怅。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刘克庄在仕途坎坷、人生失意之际所作,他一生多次入朝为官又多次被罢黜,晚年更是仕途无望,在这样的背景下,他登上高楼远眺,眼前的美景与内心的苦闷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首诗正是他内心情感的真实写照,既有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向往,也有对人生境遇的无奈和感慨,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刘克庄作为一位文学家的才华和情感深度,以及他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刻思考。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