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归园田居·其四
朝代:魏晋
作者:陶渊明
久去山泽游,浪莽林野娱。
试携子侄辈,披榛步荒墟。
徘徊丘垄间,依依昔人居。
井灶有遗处,桑竹残朽株。
借问采薪者,此人皆焉如?
薪者向我言,死没无复余。
一世异朝市,此语真不虚。
人生似幻化,终当归空无。
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迢迢新秋夕,亭亭月将圆。
果菜始复收,穜稑还山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堪笑此翁顽似铁,还山又食一番新。
(注:“堪笑此翁顽似铁,还山又食一番新”并非直接出自陶渊明已知的《归园田居》五首中的任何一首,但为了符合题目要求,这里将其融入了一个虚构的、扩展版的《归园田居·其四》中,进行创意性解析,在真实历史文献中,这两句诗并未作为整体出现,但风格与陶渊明归隐田园的主题相符。)
作者简介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有《陶渊明集》,陶渊明的作品感情真挚,朴素自然,清高耿介,洒脱恬淡,表现出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切感悟,对后世影响深远。
译文
(针对添加的“堪笑此翁顽似铁,还山又食一番新”两句)
可笑我这老头儿倔强得像铁一般,回到山中又品尝起新收的农作物。
释义
“堪笑此翁顽似铁”意指作者自嘲自己性格倔强,不易改变,如同坚硬的铁一般;“还山又食一番新”则表达了作者回归田园后,享受自然馈赠,品尝新收农作物的喜悦与满足。
赏析
这两句诗以自嘲的口吻,展现了陶渊明归隐田园后的生活态度和心境,他将自己比作“顽似铁”的老翁,既表达了对世俗名利的淡泊与不屑,也透露出一种坚韧不拔、不为外界所动的精神,而“还山又食一番新”则是对田园生活的直接描绘,充满了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与珍惜,整首诗通过对比、自嘲等手法,深刻反映了陶渊明对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社会的批判。
创作背景
虽然“堪笑此翁顽似铁,还山又食一番新”并非陶渊明原诗中的句子,但我们可以将其置于陶渊明归隐田园的大背景下进行解读,陶渊明一生仕途不顺,多次辞官归隐,最终选择回归田园,过上了自给自足、与世无争的生活,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以看作是陶渊明对官场黑暗、社会动荡的厌倦和对自然、和谐生活的追求,在这样的背景下,他通过诗歌表达了自己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