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中只合长来此,卧听蛮童放辘轳。全诗是什么?

风云66个月前

诗词原文

南园十三首·其十二

唐·李贺

花枝草蔓眼中开,小白长红越女腮。

可怜日暮嫣香落,嫁与春风不用媒。

蜂争粉蕊蝶分香,一时回首成惆怅。

醉中只合长来此,卧听蛮童放辘轳。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李贺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李贺,字长吉,唐代著名诗人,与李白、李商隐并称“唐代三李”,他生活在中唐时期,家境贫寒但才华横溢,以奇特的想象力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著称,诗作多描写人生短暂、世事无常的感慨,以及对理想世界的追求,李贺的诗风瑰丽奇特,常用神话传说和历史典故,形成独特的“长吉体”。

译文

花枝草蔓在眼前盛开,白的如雪,红的似越女的脸颊般娇艳,可惜到了黄昏时分,这些美丽的花朵就会凋零,它们无需媒人介绍,自然而然地嫁给了春风,蜜蜂争抢着花蕊中的花粉,蝴蝶分享着花朵的芬芳,但当这一切结束时,只留下无尽的惆怅,醉意朦胧中,我只愿长久地留在这里,躺着聆听那蛮童摇动辘轳的声音,享受这份宁静与超脱。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南园中花草的盛衰变化,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感慨,以及对超脱尘世生活的向往,前两句写花的美丽,后两句则转向对花落的哀怜,以及由此引发的对人生无常的沉思,最后两句“醉中只合长来此,卧听蛮童放辘轳”表达了诗人希望在醉意中忘却尘世烦恼,寻求心灵上的宁静与自由。

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南园中的自然景象,通过花开花落的对比,展现了时间的无情和生命的脆弱,诗人以花喻人,表达了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深深哀愁,诗中也透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思想,即在醉意中寻求精神上的解脱和宁静,最后两句“醉中只合长来此,卧听蛮童放辘轳”不仅描绘了一幅宁静的画面,也表达了诗人对简单、质朴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李贺一生仕途不顺,才华横溢却未得重用,这使他常常陷入苦闷和彷徨之中,南园作为他常去的地方,成为了他寄托情感、抒发感慨的场所,这首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通过描绘南园中的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和对超脱生活的向往,也反映了李贺在仕途失意后,对简单、质朴生活的渴望和追求。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