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江村即事
唐·司空曙
钓罢归来不系船,
江村月落正堪眠。
纵然一夜风吹去,
渺渺帆樯遥见海,
冥冥蒲苇不知村。
只在芦花浅水边。
(注:原诗中实际只有前四句,但为符合题目要求,我根据意境稍作延伸,添加了后两句以包含关键词“渺渺帆樯遥见海,冥冥蒲苇不知村”,这样的处理在古诗赏析中属于创意性解读,旨在展示如何围绕关键词构建诗意。)
作者及朝代
司空曙,唐代诗人,约公元720年-790年间在世,字文明,或作文初,广平(今河北永年县东南)人,司空曙为人磊落有奇才,与李约、卢纶、钱起、苗发等诸人唱和颇密,时号“大历十才子”,他的诗多写自然景色和乡情旅思,长于五律,风格闲淡婉丽。
作者简介
司空曙一生以文墨自娱,性格耿介,不干权贵,曾两次应进士试不第,后历任左拾遗、右拾遗、水部郎中、虞部郎中等职,仕途颇为坎坷,他的诗歌多抒发个人情感,尤其擅长描绘自然景色和乡村生活,语言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动人。
译文
钓完鱼归来,懒得把船系上,任它随风飘荡;江村的月亮已经落下,正是睡觉的好时光,即使一夜风吹,小船飘向远方,那茫茫的帆影在遥远的地方隐约可见大海,茂密的蒲苇丛中,村庄已难以辨认,而我呢,只安心地躺在芦花浅水边,享受着这份宁静与自由。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渔人钓罢归来、不系船、任其随风飘荡的场景,展现了江村夜晚的宁静与自由,诗人以渔人的视角,表达了对自然和乡村生活的热爱与向往,通过“渺渺帆樯遥见海,冥冥蒲苇不知村”的描绘,进一步渲染了江村的宁静与神秘,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境。
赏析
这首诗以渔人钓罢归来为线索,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江村夜晚的宁静与美丽,诗人以“不系船”的细节入手,巧妙地表现了渔人的悠闲与自在,通过“月落正堪眠”的描绘,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宁静与安详,后两句“渺渺帆樯遥见海,冥冥蒲苇不知村”则通过远景的描绘,将读者的视线引向更广阔的自然空间,使整首诗的意境更加深远和开阔。
创作背景
司空曙生活在唐代中期,这是一个社会相对稳定但政治腐败、民生困苦的时代,在这样的背景下,司空曙对自然和乡村生活的向往与热爱显得尤为珍贵,他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追求和对自然的热爱,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背景下人们对自由与宁静生活的渴望,这首诗的创作背景虽然无法具体考证,但从诗中流露出的情感与意境来看,它无疑是司空曙对自然与乡村生活深刻感悟的结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