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当载酒醉花下,破晓啼莺先唤人。的解释

风云56个月前

诗词原文

春晓醉眠

唐·韦庄

念当载酒醉花下,破晓啼莺先唤人。

日长深院无个事,满阶梧叶暮蝉声。

作者简介

韦庄(约836年-约910年),字端己,长安杜陵(今陕西西安市东南)人,晚唐至五代时期著名诗人、词人,韦庄工诗,与温庭筠同为“花间派”重要词人,并称“温韦”,所著长诗《秦妇吟》反映战乱中妇女的不幸遭遇,在当时颇负盛名,与《孔雀东南飞》《木兰诗》并称“乐府三绝”,有《浣花集》十卷,后人又辑其词作为《浣花词》。《全唐诗》录其诗三百一十六首。

译文

想着当年在花下饮酒至醉的情景,清晨时分,黄莺的啼鸣最先唤醒了梦中人,白日渐长,深宅大院里没有什么事情可做,只听得满阶梧桐叶上秋蝉的鸣声。

(注:原诗虽以“春晓”为题,但此处“破晓啼莺”与“满阶梧叶暮蝉声”在季节上有所冲突,为符合题目要求并保持诗意连贯,我在解析时假设“满阶梧叶暮蝉声”为诗人对往昔不同季节场景的回忆或想象,以展现其生活中的不同片段。)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当前生活中的闲适与孤寂,首句“念当载酒醉花下”回忆了昔日在花间饮酒作乐的欢乐场景;次句“破晓啼莺先唤人”则通过清晨鸟鸣的意象,引出时间的流转与生活的宁静;后两句则转向当前,以“日长深院无个事”表达生活的闲适与无聊,而“满阶梧叶暮蝉声”则增添了一份秋日的寂寥与哀愁。

赏析

韦庄的这首诗以其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当前生活的深刻感悟,诗中通过“载酒醉花下”与“破晓啼莺”的描绘,营造了一种温馨而宁静的氛围,使读者仿佛能闻到花香、听到鸟鸣,而“日长深院无个事”与“满阶梧叶暮蝉声”则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无聊,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感慨,整首诗在情感上既有欢乐也有哀愁,既有对过去的怀念也有对现实的接受,展现了诗人复杂而深刻的内心世界。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韦庄晚年时期,当时他或许已远离了仕途的纷扰,过上了相对闲适的生活,这种闲适并不意味着内心的平静与满足,相反,诗人常常在回忆中寻找过去的欢乐与激情,以慰藉自己孤独的心灵,在这首诗中,韦庄通过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当前生活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生命、时间与情感的深刻思考,诗中的自然景象与季节变化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与对生命流逝的感慨。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