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株攲斜傍山驿,一簇深浅临烟津。的意思及出处

春秋56个月前

诗词原文

山驿晚望

唐·雍陶

数株攲斜傍山驿,一簇深浅临烟津。

暝色已愁新北客,夕阳不见古南人。

寒鸦飞尽水悠悠,何处笙歌醉院落。

远望孤云长自去,几回惆怅夕阳红。

作者及朝代

作者:雍陶,字国钧,成都人(今四川成都一带)。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雍陶是唐代晚期的一位诗人,生平事迹不甚详,但以其诗作闻名,他的诗作多描写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真挚深沉,雍陶曾在多地任职,游历广泛,这些经历也丰富了他的诗歌创作。

译文

几株树木倾斜地依傍在山边的驿站旁,一簇簇深浅不一的花草临近烟雾缭绕的渡口,傍晚的暮色已经让新来的北方客人感到忧愁,而夕阳下却看不见那些古老的南方故人,寒鸦飞尽后,水面悠悠流淌,不知何处传来笙歌之声,沉醉在院落之中,远远地望着孤独的云朵自由自在地飘去,多少次因夕阳的余晖而感到惆怅。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山驿旁的自然景色和傍晚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惆怅,首联“数株攲斜傍山驿,一簇深浅临烟津”以树木和花草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忧郁的景致,颔联“暝色已愁新北客,夕阳不见古南人”则直接抒发了诗人的愁绪,新北客与古南人的对比,暗示了诗人对过往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颈联和尾联进一步通过寒鸦、笙歌、孤云和夕阳等意象,深化了这种孤独与惆怅的情感。

赏析

这首诗在描绘自然景色的同时,巧妙地融入了诗人的个人情感,诗人通过对树木、花草、暮色、夕阳等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忧郁的氛围,诗人通过新北客与古南人的对比,以及寒鸦、笙歌、孤云等意象的运用,进一步深化了诗歌的情感内涵,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诗人的个人经历有关,雍陶曾在多地任职,游历广泛,这些经历使他有机会接触到不同的自然景色和人文风情,在这首诗中,诗人可能是在某个傍晚时分,独自站在山驿旁,望着眼前的景色,心中涌起一股孤独与惆怅的情感,于是写下了这首诗,诗人也可能通过新北客与古南人的对比,表达了自己对过往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