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苑探梅常共醉,遗祠访柏亦俱行。出自哪首诗?

梦梦56个月前

诗词原文

游废苑遗祠

朝代:清代

作者:王士禛

废苑探梅常共醉,遗祠访柏亦俱行。

寒烟落日孤城闭,野水荒云古径平。

往事悠悠空自惜,故人零落不胜情。

西风何处吹羌笛,一夜关山白发生。

作者简介

王士禛(1634年—1711年),字子真,一字贻上,号阮亭,又号渔洋山人,山东新城(今山东桓台)人,清代著名诗人、文学家、诗词理论家,他是神韵诗派的领袖,主张诗歌应追求言外之意、象外之象,强调诗歌的含蓄与深远,王士禛的诗文创作丰富,对后世影响深远。

译文

在荒废的皇家园林中探寻梅花,我们常常一同醉倒;在遗留下来的祠堂里探访古柏,我们也总是并肩而行,寒冷的烟雾笼罩着落日,孤城紧闭城门;野外的水流与荒芜的云彩映衬着古老的小径,显得格外平坦,往事悠悠,只能空自惋惜;故人纷纷零落,让人不胜伤感,西风在哪里吹响了羌笛,一夜之间,关山之上,我的头发已经斑白。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一同探访废苑遗祠的情景,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与人文遗迹,表达了诗人对往事的怀念与对故人的思念之情,诗中“废苑探梅”与“遗祠访柏”两句,既是对游览经历的记录,也寓含了对历史沧桑的感慨。

赏析

这首诗以废苑遗祠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与深沉的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过往岁月的无限怀念与对友人的深切思念,首联“废苑探梅常共醉,遗祠访柏亦俱行”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了诗人与友人共同游历的场景,富有画面感,颔联“寒烟落日孤城闭,野水荒云古径平”则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营造出一种荒凉、孤寂的氛围,进一步烘托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哀愁,颈联“往事悠悠空自惜,故人零落不胜情”直接抒发了诗人对往事的怀念与对故人的思念之情,情感真挚而深沉,尾联“西风何处吹羌笛,一夜关山白发生”则以羌笛声为引子,将诗人的思绪引向更远的关山,同时也以“白发生”暗示了岁月的流逝与人生的短暂。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王士禛游历某地时,面对废苑遗祠的荒凉景象,不禁触景生情,回忆起与友人共同游历的美好时光,以及那些已经逝去的故人,在清代,随着社会的变迁与历史的沧桑,许多皇家园林与古迹都逐渐荒废,这些景象触动了诗人的心弦,促使他写下了这首充满感慨与怀念之情的诗作。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