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闲居
宋·陆游
旷怀何啻等沙鸥,外物相挻剧火牛。
老去功名空自惜,病来人事不胜愁。
风前野径花香远,雨后林塘鸟语幽。
幸有吾庐傍修竹,何须更问世间忧。
作者简介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陆游亦有史才,他的《南唐书》,“简核有法”,史评色彩鲜明,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译文
我的胸怀宽广何止像沙鸥一般自由,但外界的纷扰却如同激烈的火牛相斗般难以平息,年岁已老,对于未实现的功名只能暗自惋惜,生病之后,人间的琐事更让我愁绪满怀,风轻轻吹过,野外的小径上花香飘远,雨后的池塘边,树林中鸟鸣声声,清幽悦耳,幸好有我的茅屋紧挨着修长的竹子,又何必再去过问世间的烦恼忧愁呢?
释义
首联以“旷怀何啻等沙鸥”表达诗人内心的宽广与自由,但紧接着以“外物相挻剧火牛”揭示外界纷扰如同火牛相斗般激烈,形成鲜明对比,颔联“老去功名空自惜,病来人事不胜愁”表达了诗人对未竟事业的遗憾和对人事纷扰的愁绪,颈联转而描绘了一幅宁静美好的自然景象,以“风前野径花香远,雨后林塘鸟语幽”来慰藉心灵,尾联“幸有吾庐傍修竹,何须更问世间忧”则表达了诗人寄情山水、超脱世俗的心境。
赏析
这首诗是陆游闲居时的作品,通过对比和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超脱,首联的对比强烈,既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的向往,又揭示了现实的无奈,颔联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无奈与愁绪,但颈联的转折,以自然之美来慰藉心灵,使整首诗的情感得到了升华,尾联则以一种超然物外的态度,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烦恼的摒弃和对自然生活的向往,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既有对现实的深刻反思,又有对自然的无限热爱。
创作背景
陆游一生经历了南宋的动荡时期,他心怀国家,渴望建功立业,但多次被贬谪,仕途坎坷,这首诗可能是在他仕途不顺、身体欠佳的闲居时期所作,面对现实的无奈和内心的苦闷,诗人寄情于山水之间,以自然之美来慰藉心灵,表达了对世俗烦恼的摒弃和对自然生活的向往,这首诗也反映了陆游作为一位爱国诗人,在仕途不顺时内心的挣扎与超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