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山居杂诗
唐·皎然
江路醉归常嵬峨,僧窗闲过即徘徊。
云移竹色侵书帙,风送松声入酒杯。
朝看花开满树红,暮观落叶几枝黄。
山居杂事无人问,水石松风得自尝。
作者及朝代
作者:皎然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皎然是唐代著名的诗僧,俗姓谢,字清昼,湖州(今浙江吴兴)人,他是南朝文学家谢灵运的十世孙,早年曾从事儒学,后出家为僧,与颜真卿、韦应物、灵澈等人有交往,皎然的诗歌创作以山水田园、佛理禅趣为主要内容,风格清新自然,语言简练明快,是唐代诗僧中的杰出代表。
译文
江路之上,我醉归时常常步履踉跄,身形嵬峨;在僧人的窗前悠闲地走过,便不由自主地徘徊起来,云彩移动,竹影斑驳,侵入了我的书卷之中;风儿吹过,松涛阵阵,声音仿佛被送入了我的酒杯里,早晨,我看见满树的花朵红艳艳地开放;傍晚,我观察到几片落叶已经变得枯黄,在这山居中,我的杂事无人询问,只有那水石松风,我可以独自品味。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山居生活的闲适与自在,前两句通过“江路醉归”和“僧窗闲过”两个场景,展现了诗人不拘小节、随遇而安的性格,中间两联则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如“云移竹色”、“风送松声”,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富有诗意的氛围,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山居生活的满足和享受,即使无人问津,也能自得其乐。
赏析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山居生活的美好与宁静,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自然景物与自己的生活情感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艺术境界,诗人也通过这首诗表达了自己对世俗纷扰的厌倦和对自然宁静生活的向往,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皎然作为一位诗僧,他的生活充满了禅意与诗意,这首诗很可能是他在山居期间,面对自然美景和宁静生活所触发的灵感之作,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内心宁静的追求,这首诗也反映了唐代诗僧们普遍追求的一种超脱世俗、回归自然的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