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江楼夕望招客
唐·白居易
海天东望夕茫茫,山势川形阔复长。
灯火万家城四畔,星河一道水中央。
风吹古木晴天雨,月照平沙夏夜霜。
能就江楼消暑否?比君茅舍较清凉。
(“遥看渔火两三点,已过暮山千万峰”为化用或意境提炼自本诗中的意境,原诗中并未直接出现此句,但以下分析将基于整首诗进行。)
作者及朝代
作者:白居易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是唐代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之一,他的诗歌以通俗易懂、贴近民生著称,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白居易一生仕途坎坷,但始终保持着对人民生活的深切关怀,其诗作多反映社会现实,抒发个人情感,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译文
向东遥望海天一色傍晚时分呈现出一片茫茫,山的形态水的姿态开阔悠长。
四周是万家灯火,一道银河倒影在水中央。
风吹古树发出如晴天之雨的声音,月光照在平整的沙地上好似夏夜的清霜。
能否在江楼上消除暑气,比您的茅舍要清凉些啊!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傍晚时分在江楼上远眺所见的壮丽景色,以及由此引发的对清凉之境的向往,诗中通过描绘海天、山势、灯火、星河等自然景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辽阔的意境,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清凉生活的向往。
赏析
意境深远:诗人以“海天东望夕茫茫”开篇,奠定了全诗开阔而深远的基调,随后通过“山势川形阔复长”进一步描绘了自然景观的广阔与壮丽。
细节生动:诗中“灯火万家城四畔,星河一道水中央”两句,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城市夜景与银河倒影的和谐共存,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画面。
情感真挚:诗人以“能就江楼消暑否?比君茅舍较清凉”既表达了对友人的关切之情,又流露出对清凉生活的向往,情感真挚而动人。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白居易在夏季炎热之时所作,他站在江楼上远眺,被眼前的美景所打动,于是写下了这首诗,诗中不仅描绘了自然美景,还寄托了诗人对清凉生活的向往和对友人的关切之情,这首诗也反映了白居易作为一位现实主义诗人,对自然、人生和社会的深刻洞察与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