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故催诗衬雨篷,悠悠破梦隔云钟。的解释

小星66个月前

诗词原文

雨中抒怀

朝代:清代

作者:袁枚

故故催诗衬雨篷,悠悠破梦隔云钟。

半窗花影初摇日,一枕茶烟细飏风。

病里闲情春未老,愁边清景夏初浓。

此中真意谁能解,独倚阑干听水淙。

作者简介

袁枚,字子才,号简斋,晚年自号仓山居士、随园主人、随园老人,清代诗人、散文家,乾隆四年(1739年)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乾隆七年(1742年)外调做官,曾任江宁、上元等地知县,三十三岁父亲亡故,辞官养母,在江宁购置隋氏废园,改名“随园”,筑室定居,世称随园先生,自此,袁枚开始过着吟咏诗文、著书立说的生活,创作了大量诗歌、散文、评论等作品,是性灵派诗歌的倡导者、清代乾嘉时期代表诗人之一,与赵翼、蒋士铨合称为“性灵派三大家”。

译文

细雨绵绵不断,仿佛在催促我吟诗以衬这雨篷之声;远处悠悠的钟声,穿云破雾,惊醒了我的梦境,半窗之外,花影随着初升的太阳轻轻摇曳;枕边,茶香与轻风一同细细飘扬,在这病中,闲情逸致依旧,春天并未老去;愁绪之中,清丽的景色反而让初夏的气息更加浓厚,这其中的真意,又有谁能真正理解呢?我只能独自倚靠在栏杆上,聆听那潺潺的水声。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雨中的闲情逸致和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感受,首联以雨声和钟声为背景,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忧郁的氛围;颔联通过花影和茶烟的描写,展现了自然与生活的和谐之美;颈联则表达了诗人在病中仍能保持乐观心态,以及对季节变换的敏锐感知;尾联则流露出诗人对无人能理解其内心真意的孤独感,以及对自然声音的沉醉。

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雨中的景致和诗人的心境,展现了袁枚作为性灵派诗人的特点,他善于从日常生活中捕捉灵感,将自然景色与内心情感巧妙融合,形成了一种清新脱俗、自然流畅的艺术风格,诗中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追求。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袁枚辞官后隐居随园期间,在这个时期,他远离了官场的纷扰和世俗的束缚,得以全身心地投入到文学创作和自然欣赏中,雨中的景致触发了他的诗兴,使他产生了对人生和自然的深刻感悟,通过这首诗,他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内心世界的探索,同时也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自由的精神境界。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