饥獐啮草无余绿,乳鹊营巢有堕枝。的解释

小编76个月前

诗词原文

春日田园杂兴

宋·范成大

饥獐啮草无余绿,乳鹊营巢有堕枝。

老我无心出岫去,雨余东作试蓑衣。

作者及朝代

作者:范成大

朝代:南宋

作者简介

范成大(1126年-1193年),字致能,号石湖居士,平江府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南宋名臣、文学家、诗人,他早年仕途不顺,后历任多处官职,政绩显著,晚年退居石湖,致力于文学创作,范成大的作品题材广泛,风格平易近人,尤其在田园诗方面有着很高的成就,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并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

译文

饥饿的獐子啃食着青草,使得原本翠绿的草地变得光秃秃的;幼小的喜鹊忙着筑巢,却因树枝不牢而时有枝条坠落,我已年老,无心再出山为官,只是在雨后试着穿上蓑衣,去田间劳作。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春日田园中的一幅生动画面:饥饿的獐子和忙碌的乳鹊,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展现了自然界中生物的生存状态,而诗人自己则表达了年老后无心仕途,更愿意回归田园,享受简单生活的愿望。

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田园生活的宁静与和谐,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自然的深刻观察和对生活的感悟,首句“饥獐啮草无余绿”通过饥饿的獐子啃食青草的情景,展现了自然界的残酷与生存的不易;次句“乳鹊营巢有堕枝”则以幼鹊筑巢的艰辛,反映了生命的顽强与希望,后两句则转而写诗人自己的心境,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仕途的淡泊,整首诗语言质朴,意境深远,既有对自然的赞美,也有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范成大晚年退居石湖期间,此时的他已经历了仕途的起伏与人生的沧桑,对官场的尔虞我诈和世态炎凉有了深刻的认识,他更加向往田园生活的宁静与自由,这首诗正是他在这种心境下,对田园生活的真实写照和深刻感悟,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自己的生活状态,诗人表达了对简单、纯朴生活的向往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