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山居即事
唐·王维
偶曳枯筇出槿篱,松间盘石坐移时。
白云依静渚,青草闭闲扉。
岩溜喷空晴似雨,林萝碍日夏多寒。
抚琴动幽操,欲令神独安。
作者简介
王维,唐代诗人、画家,字摩诘,号摩诘居士,王维参禅悟理,精通诗书音画,以诗名盛于开元、天宝间,尤长五言,多咏山水田园,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有“诗佛”之称,书画特臻其妙,后人推其为南宗山水画之祖,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著有《王右丞集》《画学秘诀》。
译文
偶尔拖着枯杖走出茅屋,在松树间盘石上坐了很久,白云依偎着安静的沙洲,青草长满了闲适的门户,岩上的泉水瀑布,凌空进发,一片云烟,象是晴天里下起细雨,林中的藤萝缠绕,浓荫蔽日,使人在盛夏感到凉意,安详地抚琴,奏起幽雅的曲调,使心神宁静安闲。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山居时的悠闲生活,首联写诗人拖着枯杖,走出茅屋,在松树间盘石上久坐,表现出一种闲适自在的生活态度,颔联和颈联通过描绘白云、青草、岩溜、林萝等自然景物,进一步渲染了山居环境的清幽和宁静,尾联则写诗人抚琴奏曲,使心神宁静安闲,进一步突出了山居生活的闲适和自在。
赏析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山居时的悠闲生活,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山居环境的清幽和宁静表现得淋漓尽致,诗中既有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又有对诗人内心感受的抒发,二者相互交融,构成了一幅和谐统一的山水田园画卷,诗人通过抚琴奏曲等动作,进一步突出了山居生活的闲适和自在,表现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心灵自由的人生态度。
创作背景
王维晚年官至尚书右丞,由于政局变化无常,他早已看透,于是半官半隐地居住在辋川别业,这首诗就是他在辋川别业隐居时所作,在隐居生活中,王维与大自然亲密接触,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宁静和美好,同时也体会到了人生的真谛和生命的价值,这首诗正是他这种生活体验和感悟的结晶,通过描绘山居生活的悠闲和自在,表达了他对人生的深刻理解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