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山居秋夜
唐·贾岛
薄暮归来僧已定,佛龛独对一灯明。
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
给客看茶饼,留僧话菊荣。
诸生莫相笑,老病思闲情。
作者简介
贾岛,唐代著名诗人,字浪仙,人称“贾浪仙”,早年出家为僧,号无本,后还俗,屡举进士不第,文宗时任长江主簿,武宗会昌年初由普州司仓参军迁司户,未任病逝,贾岛一生穷愁潦倒,官微职小,但他的诗作在晚唐却很有影响,特别是他创造的“推敲”故事,更是成为千古美谈,他的诗风格清峭瘦硬,以苦吟著称,与孟郊齐名,人称“郊寒岛瘦”。
译文
傍晚时分归来,僧侣们已经安歇,我独自面对着佛龛前的一盏明灯,松风吹拂下,我解开衣带,享受自然的清凉;山月映照中,我悠然弹琴,抒发内心的情怀,给来访的客人展示茶饼,与留宿的僧侣谈论菊花的繁盛,各位学子不要笑话我,我这老病之身,只思慕闲适之情。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山居秋夜的宁静生活,首联“薄暮归来僧已定,佛龛独对一灯明”点明了时间和环境,诗人傍晚归来,僧侣们已经安歇,只有佛龛前的一盏明灯陪伴着他,接下来的诗句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山居生活的闲适与自在,无论是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还是给客看茶饼、留僧话菊荣,都充满了生活的情趣和诗意。
赏析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山居秋夜的宁静与闲适,首联“薄暮归来僧已定,佛龛独对一灯明”不仅点明了时间和环境,还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神秘的氛围,为全诗奠定了基调,接下来的诗句则通过具体的生活场景,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自在,诗人以松风、山月为伴,弹琴、品茶、谈菊,享受着生活的美好与宁静,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充满了诗人的闲适之情和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贾岛在山居生活中所作,贾岛一生穷愁潦倒,官微职小,但他却能在山居生活中找到内心的宁静与自在,这首诗正是他这种心境的写照,在傍晚时分归来,面对佛龛前的一盏明灯,诗人感受到了内心的平静与安宁,他通过描绘山居生活的闲适与自在,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爱,这首诗也反映了贾岛作为一位苦吟诗人的独特风格和追求。
这首诗不仅描绘了诗人山居秋夜的宁静生活,还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自在,通过具体的生活场景和简练的语言,诗人成功地营造了一种静谧而神秘的氛围,让读者感受到了山居生活的美好与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