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山行
宋·释绍嵩
破裘不怕春寒峭,小市疏灯有酒垆。
行到水穷山尽处,斜阳依旧满平芜。
作者简介
释绍嵩,宋代僧人、诗人,生卒年不详,他活跃于南宋时期,以诗文闻名于世,尤其擅长描绘山水田园风光及僧侣生活,释绍嵩的作品多反映了他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
译文
穿着破旧的皮衣,我丝毫不畏惧早春的寒冷;小镇上稀疏的灯火下,有一个卖酒的摊位,我沿着山路一直走到水流的尽头和山的边际,夕阳依旧照耀着广阔的田野。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早春时节,穿着破旧的皮衣,不畏春寒,漫步于小镇的夜景中,寻找着卖酒的摊位,他继续前行,直至走到山水的尽头,而夕阳依然照耀着广袤的田野,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自然之美的情怀。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勾勒出一幅早春山行的画面,首句“破裘不怕春寒峭”展现了诗人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风貌;次句“小市疏灯有酒垆”则描绘出小镇夜景的宁静与温馨,为全诗增添了一抹生活气息,后两句“行到水穷山尽处,斜阳依旧满平芜”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生活的乐观态度,即使走到山水的尽头,夕阳依然照耀着广阔的田野,寓意着希望与未来。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释绍嵩游历山水、体验生活之时,作为一位僧人,释绍嵩对自然有着深厚的感情和独特的理解,在早春时节,他穿着破旧的皮衣,不畏春寒,漫步于山水之间,感受着大自然的美丽与宁静,在小镇的夜景中,他找到了卖酒的摊位,与世俗生活产生了交集,而当他走到山水的尽头时,夕阳依然照耀着广阔的田野,这让他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与希望,他将这些感受融入诗中,创作出了这首充满生活气息和乐观精神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