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颂古五十五首·其一
宋·释绍嵩
空携拄杖出烟霞,
欲访幽栖却到家。
何妨更悟无生理,
露柱灯笼一话新。
作者简介
释绍嵩,宋代僧人、诗人,生卒年不详,他活跃于南宋时期,以诗文闻名于世,尤其擅长禅理诗的创作,释绍嵩的作品多反映佛教思想,语言简练而富有哲理,对后世禅宗文学有一定影响。
译文
我空着手杖走出云雾缭绕的山林,
本想探访幽静的居所却意外回到了家。
不妨再领悟一下生命的无常与空寂,
看那露柱上的灯笼,仿佛又有了新的禅话。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述诗人携杖出游、意外归家的经历,引出了对生命无常和禅理的深刻领悟,首句“空携拄杖出烟霞”描绘了诗人离开幽静山林的情景;次句“欲访幽栖却到家”则表达了意外归家的感受,后两句“何妨更悟无生理,露柱灯笼一话新”则是对禅理的领悟和感悟,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无常和禅理的深刻理解。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禅理的深刻领悟,首联和颔联通过描述诗人的出游和归家,为后文的禅理领悟做了铺垫,颈联和尾联则直接点出了禅理的主题,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无常和禅理的深刻理解。“露柱灯笼”作为禅宗常用的象征物,寓意着禅理的无穷无尽和不断更新的特点,整首诗语言简练而富有哲理,体现了禅宗文学的特点。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释绍嵩的禅宗修行经历有关,作为一位僧人,释绍嵩对禅宗思想有着深刻的理解和领悟,他在日常生活中不断体悟禅理,通过诗歌的形式将其表达出来,这首诗可能是在他某次出游归家后,对生命无常和禅理有了更深刻的领悟而创作的,通过这首诗,他表达了自己对禅宗思想的热爱和追求,同时也向读者传递了禅宗的智慧和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