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钓竿篇
唐·陆龟蒙
历险横空捷有神,得来元自剡溪滨。
丝纶欲下钩先稳,鳞甲应随饵自新。
云外水声通浦口,雨余山色满城闉。
今朝得处还持去,莫向人间争寸阴。
作者及朝代
作者:陆龟蒙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陆龟蒙,晚唐文学家、诗人、农学家,字鲁望,号天随子、江湖散人、甫里先生,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曾任湖州、苏州刺史幕僚,后隐居松江甫里(今江苏吴县甪直镇),编著有《甫里先生文集》等,陆龟蒙与皮日休齐名,世称“皮陆”,诗以写景咏物为多,是唐末著名的小品文作家。
译文
钓竿在空中舞动,动作敏捷而充满神韵,这钓竿原本是来自剡溪之滨,放线垂钓前,先稳稳地拿好钓竿,鱼儿会随着新鲜的饵料自行上钩,云外传来潺潺的水声,通向河浦的口岸,雨后山色更加青翠,满城都映照着这清新的绿意,今天得到的这份宁静与收获,我会好好保持并带走,不再与世人争夺那短暂的光阴。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钓鱼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诗中“历险横空捷有神”形容钓竿操作的灵活与技巧,“得来元自剡溪滨”则点明了钓竿的来源,也隐含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丝纶欲下钩先稳”体现了钓鱼前的准备与沉稳,“鳞甲应随饵自新”则是对鱼儿上钩的生动描绘,后两句则进一步描绘了周围的自然环境,以及诗人对此的满足与超脱。
赏析
这首诗以钓鱼为题材,却不仅仅局限于钓鱼本身,而是借钓鱼之景,抒发了诗人对自然、对生活的深刻感悟,诗中“历险横空捷有神”一句,不仅展现了钓竿操作的技巧,也寓意着人生中的种种挑战与机遇,需要灵活应对,方能有所收获,而“今朝得处还持去,莫向人间争寸阴”则表达了诗人对闲适生活的珍惜,以及对世俗纷扰的超脱态度。
创作背景
陆龟蒙生活在晚唐时期,社会动荡不安,仕途艰难,他选择隐居,以诗文自娱,表达对自然与生活的热爱,这首诗很可能是他在隐居期间,于剡溪之滨垂钓时所作,通过描绘钓鱼的场景,寄托了自己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纷扰的淡泊态度,诗中既有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绘,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人生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