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夏夜有怀
宋·陆游
已闻雨断空阶滴,更觉风从细葛生。
病体不禁频夜起,秋心先自怯孤灯。
闲思旧日同游处,梦绕西湖水石清。
欲寄书回千里外,却因鸿雁正南征。
作者及朝代
作者:陆游(1125年11月13日-1210年1月26日)
朝代:南宋
作者简介
陆游,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宋高宗时,参加礼部考试,因受宰臣秦桧排斥而仕途不畅,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嘉泰二年(1202年),宋宁宗诏陆游入京,主持编修孝宗、光宗《两朝实录》和《三朝史》,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译文
已经听到雨声停歇,空荡荡的台阶上偶尔滴落着残余的雨珠,更感觉到微风穿过细葛布衣裳带来的丝丝凉意,病弱的身体难以承受频繁夜起的疲惫,孤独的心在秋夜中更加害怕那盏孤灯,闲暇时思念起往日一同游玩的地方,梦中仿佛又回到了西湖边,那里水清石秀,想要寄书给远方的朋友,却正逢鸿雁南飞,无法传递。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夏夜雨后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雨后的宁静、凉风的轻拂、病体的虚弱以及内心的孤独与思念,诗中“已闻雨断空阶滴”与“更觉风从细葛生”两句,生动地刻画了雨后初晴的夏夜景象,同时也寓含了诗人内心的微妙变化。
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夏夜的静谧与诗人的内心情感,首联“已闻雨断空阶滴,更觉风从细葛生”以雨后的宁静与凉风的轻拂开篇,营造出一种清新而略带忧郁的氛围,颔联“病体不禁频夜起,秋心先自怯孤灯”则通过病体的虚弱与内心的孤独,进一步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颈联“闲思旧日同游处,梦绕西湖水石清”则通过回忆与梦境,将诗人的思绪引向远方,表达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尾联“欲寄书回千里外,却因鸿雁正南征”则以寄书的愿望与鸿雁南飞的现实形成对比,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朋友的思念与无奈。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陆游晚年退居家乡期间,陆游一生历经坎坷,晚年更是疾病缠身,孤独无依,在这样的背景下,他通过诗歌来抒发内心的情感与思绪,这首诗以夏夜的雨景为引子,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与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同时也表达了对远方朋友的思念与无奈,在陆游的诗歌中,这种对往昔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无奈是常见的主题,也是其诗歌魅力的重要来源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