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会千龄岂易逢,佩声俱集未央宫。出自哪首诗?

春秋46个月前

诗词原文

汉宫春晓

唐·李商隐

嘉会千龄岂易逢,佩声俱集未央宫。

仙盘正下露华新,宫柳初垂烟霭重。

日影渐高花影重,风香不断酒香浓。

此时欢笑谁为最,天子垂衣明光中。

作者简介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他是晚唐时期著名的诗人,与杜牧齐名,合称“小李杜”,李商隐的诗歌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他的诗作往往含有较深的象征意义,给人以丰富的联想和启迪。

译文

这样美好的聚会千年难遇,佩戴着饰物的人们纷纷聚集在未央宫中,仙盘刚刚放下,上面还沾着新鲜的露水,宫中的柳树刚刚垂下枝条,烟雾缭绕,气氛浓重,太阳渐渐升高,花影重重叠叠,风中不断传来花香和酒香,此时谁最欢乐呢?是那位身着明光铠的天子,他衣裳垂地,正在宫中享受着这美好的时光。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宫中一次盛大的宴会场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宴会的热闹、华丽和欢乐气氛,首句“嘉会千龄岂易逢”点明了宴会的难得和珍贵,接下来的几句则通过具体的景物和人物描写,将宴会的盛况生动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赏析

这首诗在描写宫廷宴会时,并没有直接描绘歌舞升平的场景,而是通过一些细节和意象来烘托出宴会的氛围,如“佩声俱集未央宫”一句,通过佩戴饰物的人们聚集在未央宫中的声音,暗示了宴会的热闹和隆重;“仙盘正下露华新”一句,则通过仙盘和露水的新鲜,展现了宴会的清新和雅致,诗中还通过日影、花影、风香和酒香等意象,进一步烘托出了宴会的欢乐和美好。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李商隐在宫廷中任职时所作,当时,他或许亲身经历了这样一次盛大的宴会,被宴会的热闹和华丽所感染,于是写下了这首诗来记录这一美好时刻,这首诗也可能寄托了李商隐对宫廷生活的向往和赞美之情,作为一位有着深刻思想和敏锐洞察力的诗人,李商隐在赞美宫廷生活的同时,也可能在暗含对宫廷生活的反思和批判,这种复杂的情感和思想,使得这首诗在具有艺术价值的同时,也具有一定的思想深度。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