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花把酒学酝藉,空辱诸公诵诗句。全诗是什么?

风云57个月前

根据您提供的关键词“对花把酒学酝藉,空辱诸公诵诗句”,这两句诗出自唐代诗人杜牧的《惜春》,以下是完整的诗词原文及相关解析:

诗词原文

《惜春》

唐·杜牧

春半年已除,其余强为有。

即此醉残花,便同尝腊酒。

怅望送春杯,殷勤扫花帚。

谁为驻东流,年年长在手。

对花把酒学酝藉,空辱诸公诵诗句。

只今惟有鹧鸪飞,似向行人啼远树。

作者简介

杜牧(803年-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杜牧的诗歌以七言绝句著称,内容以咏史抒怀为主,其诗英发俊爽,多切经世之物,在晚唐成就颇高,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译文

春天已经过去了一半,剩下的时光也只是勉强算作春天,就在这残花之中醉倒,就像品尝着陈年的腊酒,满怀惆怅地端起送春的酒杯,又拿起扫帚殷勤地打扫落花,谁能让东流的水停下来,让这美好的春天年年都留在手中呢?对着花儿把酒学习如何含蓄地表达情感,却只是白白地让各位朋友吟诵诗句赞美,如今只剩下鹧鸪在飞翔,似乎在向远行的人啼叫,诉说着离别的哀愁。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春天即将逝去的惋惜之情,诗人通过描绘春天的残景,以及自己醉酒、扫花、送春等动作,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感伤,诗人也通过“对花把酒学酝藉”一句,展现了自己试图在赏花饮酒中学会含蓄表达情感的努力,但最终还是感到“空辱诸公诵诗句”,即自己的诗作并未能真正留住春天或表达出自己的情感。

赏析

这首诗在表达上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写,使得春天的景象和诗人的情感都得到了充分的展现,诗人通过“春半年已除”一句,直接点出了春天的短暂和易逝,为全诗奠定了感伤的氛围,诗人通过“即此醉残花,便同尝腊酒”等句,进一步描绘了春天的残景和自己对春天的留恋,而“对花把酒学酝藉,空辱诸公诵诗句”一句,则巧妙地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诗作的不满和对春天的无奈。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杜牧晚年时期,当时他或许正面临着人生的某种困境或失落感,因此对春天的逝去产生了特别的感慨,作为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杜牧也可能在创作这首诗时,对自己的诗作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和审视,从而产生了“空辱诸公诵诗句”的感慨。

《惜春》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写和深刻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对春天逝去的惋惜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也体现了杜牧作为一位杰出诗人的才华和情感深度。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