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云两角不可行,望云九井不可渡。的意思及出处

风云86个月前

诗词原文

望云谣

唐·韦庄

孤云两角不可行,望云九井不可渡。

天河夜转漂回杵,海日昼翻煎溽暑。

秦之无道兮四海枯,筑长城兮遮北胡。

筑人筑土一万里,杞梁贞妇啼呜呜。

上无父兮中无夫,下无子兮孤复孤。

一号城崩塞海水,再号杞梁骨出土。

疲魂饥魄相逐归,陌上逢人槌更捶。

作者及朝代

韦庄(约836年-约910年),字端己,长安杜陵(今陕西西安市东南)人,晚唐诗人、词人,五代时前蜀宰相,韦庄工诗,与温庭筠同为“花间派”重要词人,并称“温韦”,所著长诗《秦妇吟》反映战乱中妇女的不幸遭遇,在当时颇负盛名,与《孔雀东南飞》《木兰诗》并称“乐府三绝”,有《浣花集》十卷,后人又辑其词作为《浣花词》。《全唐诗》录其诗三百一十六首。

作者简介

韦庄出身京兆韦氏东眷逍遥公房,早年屡试不第,后因黄巢起义作乱,流落江南,曾任校书郎、左补阙等职,乾宁元年(894年),再入朝任左散骑常侍,出为陕州、虢州刺史,天祐四年(907年),朱全忠灭唐建梁,韦庄劝唐昭宗西迁,任吏部侍郎兼平章事,韦庄的诗大多描写晚唐离乱生活,感情深挚,语言流丽,有较高的艺术成就。

译文

孤云笼罩在两山之间无法通行,望着云雾缭绕的九井也无法渡过,夜晚的天河仿佛在旋转,将捣衣的杵漂起,白天的海日如同煎熬着酷暑,秦朝暴虐无道,使得四海枯竭,修筑长城来阻挡北方的胡人,筑城之人筑起万里长城,杞梁的妻子贞烈痛哭,她上无父母,中无丈夫,下无子女,孤苦伶仃,她一号哭,城墙崩塌,海水倒流;再号哭,杞梁的尸骨便从土中露出,疲惫的灵魂和饥饿的魂魄相互追逐着归去,在路上遇到人便捶打自己。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孤云、九井等自然景象,以及秦朝修筑长城的历史事件,表达了诗人对暴政的控诉和对人民苦难的同情,诗中“孤云两角不可行,望云九井不可渡”两句,以自然景象的难以逾越,象征社会现实的残酷无情,后半部分则通过杞梁妻的贞烈和痛哭,展现了人民在暴政下的悲惨命运。

赏析

韦庄的这首诗在表现手法上,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将自然景象与历史事件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艺术效果,诗人通过对杞梁妻的描写,也展现了他对人民苦难的深刻同情和对暴政的强烈控诉,这首诗在情感表达上深沉而真挚,语言流畅而富有韵律感,是一首具有较高艺术价值的古诗。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韦庄所处的时代密切相关,晚唐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政治腐败严重,人民生活困苦,韦庄作为一位有社会责任感的诗人,他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和对人民苦难的深切同情,他也通过这首诗寄托了自己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和对暴政的控诉。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