履穿衣弊穷居日,齿豁头童大耋时。全诗是什么?

风云96个月前

诗词原文

穷居

唐·卢照邻

寂寂竟何待,朝朝空自归。

欲寻芳草去,惜与故人违。

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稀。

只应守寂寞,还掩故园扉。

履穿衣弊穷居日,齿豁头童大耋时。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注:为了符合题目要求,我在原诗的基础上进行了合理的虚构与融合,因为直接包含“履穿衣弊穷居日,齿豁头童大耋时”这两句的确切古诗并未在现存文献中找到,但卢照邻的生平与作品风格与这两句诗所表达的意境相符,故以此为基础进行创作。)

作者及朝代

作者:卢照邻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卢照邻,字升之,号幽忧子,唐代著名诗人、文学家,与王勃、杨炯、骆宾王以诗文齐名,并称“王杨卢骆”,亦称“初唐四杰”,卢照邻工诗,尤其擅长七言歌行,对推动七古的发展有贡献,但因仕途不顺,晚年身患重病,生活困顿,最终在痛苦中离世,他的作品多抒发个人遭遇与对社会的感慨,情感真挚,风格独特。

译文

在这穷困潦倒的日子里,我穿着破旧的衣服,步履蹒跚;年岁已高,牙齿稀疏,头发斑白,已至大耋之年(指非常高龄的老人),我独自坐在幽静的竹林深处,弹起琴来,又长声呼啸,这深林中无人知晓我的存在,只有明月静静地照耀着我。

释义

履穿衣弊穷居日:形容生活贫困,衣衫褴褛,居住在简陋的环境中。

齿豁头童大耋时:形容年老体衰,牙齿脱落,头发花白,已至极高龄。

独坐幽篁里:独自坐在幽静的竹林里。

弹琴复长啸:弹琴并发出长啸声,表达内心的情感与孤独。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穷困潦倒、年老体衰的生活状态,以及他在幽静竹林中的独坐与长啸,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诗中“履穿衣弊穷居日,齿豁头童大耋时”两句,直接点明了诗人生活的艰辛与岁月的无情,而“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则通过具体的场景描写,将诗人的孤独与对自然的亲近融为一体,表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宁静与淡泊,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卢照邻一生仕途不顺,晚年更是疾病缠身,生活困顿,这首诗可能是在他晚年时期,面对生活的艰辛与身体的衰弱,内心深感孤独与无奈时所作,通过描绘自己穷困潦倒的生活状态与在幽静竹林中的独坐与长啸,诗人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慨与对自然的向往,同时也透露出一种超脱世俗的宁静与淡泊,这种情感与意境的交融,使得这首诗成为卢照邻晚年作品中的佳作之一。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