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病中思
唐·卢照邻
定命元知不可移,更兼狂疾固虽治。
形容憔悴如霜雪,心绪烦忧似乱丝。
岁月匆匆人易老,功名渺渺梦难追。
唯余病骨支床日,独对寒灯听夜棋。
作者及朝代
作者:卢照邻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卢照邻,字升之,号幽忧子,唐代著名诗人、文学家,与王勃、杨炯、骆宾王以诗文齐名,并称“初唐四杰”,卢照邻一生坎坷多舛,晚年因患风疾(麻风病)而痛苦不堪,最终投颍水自尽,他的作品以辞藻华丽、情感真挚著称,尤其在描写个人遭遇与自然景物时,展现出深刻的哲理思考和人文关怀。
译文
早已知晓命运既定难以改变,更何况这疯狂的疾病即便治疗也难以根除,我的面容憔悴得像霜雪覆盖,心中的烦忧如同纷乱的丝线难以理清,岁月匆匆流逝,人很容易老去,而那些关于功名的梦想却遥不可及,如今只剩下我这病弱的身躯支撑着每一天,独自面对寒冷的灯光,聆听深夜的棋声。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卢照邻面对命运无常和疾病缠身的无奈与绝望,首句“定命元知不可移”直接点出命运不可更改的主题;次句“更兼狂疾固虽治”进一步说明疾病难以治愈的现状,三、四句通过比喻,形象地描绘了诗人身心的双重折磨,五、六句则感叹岁月的无情和功名的虚幻,透露出深深的无奈与悲哀,末两句以具体的场景收尾,展现了诗人孤独无助的生活状态。
赏析
这首诗情感深沉,意境凄美,是卢照邻晚年心境的真实写照,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自己对命运的无奈、对疾病的痛苦、对岁月的感慨以及对功名的淡泊融为一体,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艺术魅力,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如“形容憔悴如霜雪”、“心绪烦忧似乱丝”,既增强了语言的表现力,又深化了诗歌的主题,诗人以病骨支床、独对寒灯的孤独形象,传达出一种超越个人痛苦的普遍人文关怀。
创作背景
卢照邻晚年患有严重的风疾(麻风病),身心备受煎熬,这首诗正是在他病重期间创作的,反映了诗人面对疾病和命运的双重打击下的真实心境,在唐代社会,麻风病被视为不治之症,患者往往被社会所排斥,卢照邻作为一位才华横溢的文学家,却遭受如此不幸,这无疑加深了他的痛苦和绝望,这首诗不仅是对个人命运的悲叹,也是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深刻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