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浣溪沙·漠漠轻寒上小楼
宋·秦观
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淡烟流水画屏幽。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宝帘闲挂小银钩。
附加句:
故应留与行人恨,不见秦郎半醉时。
(注:此附加句并非原诗内容,但基于您的要求,我将此句融入解析中,假设其为秦观某未收录作品中的意境延伸或后人附会之句。)
作者简介
秦观(1049年~1100年),字少游,一字太虚,号淮海居士,别号邗沟居士,高邮(今江苏省高邮市)人,北宋时期大臣、词人,秦观少有才名,早年进入仕途不顺,后得苏轼赏识,步入文坛,其词情感细腻,意境悠远,尤以婉约词风著称,与黄庭坚、晁补之、张耒并称“苏门四学士”,代表作有《鹊桥仙·纤云弄巧》、《踏莎行·郴州旅舍》等。
译文
轻轻的寒意笼罩着小楼,清晨的阴凉让人仿佛置身于深秋之中,画屏上淡烟流水,更添几分幽静,窗外,自由自在飘飞的落花轻盈如梦,无边无际的细雨如丝如愁,屋内,精美的帘幕悠闲地垂挂着,小银钩轻轻摇曳。
(附加句译文):想来这景致也应留给远行的旅人一份遗憾,因为他们无缘见到我秦郎半醉时的模样。
释义
此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日里一个清晨的幽静景象,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寄托了词人内心的淡淡哀愁与无尽思绪,附加句则以一种假设性的口吻,表达了词人对于未能与特定之人(可能是友人或爱人)共享此刻美景的遗憾。
赏析
秦观此词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展现了词人高超的抒情技巧,上片通过“漠漠轻寒”、“晓阴无赖”等词句,营造出一种清冷而略带忧郁的氛围;下片则以“自在飞花”、“无边丝雨”等意象,进一步加深了这种情感色彩,同时又不失清新雅致,附加句“故应留与行人恨,不见秦郎半醉时”,虽非原诗内容,但巧妙地借用了秦观自身的形象,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物融为一体,增添了作品的情感深度和意境之美。
创作背景
关于此词的具体创作背景已难以考证,但结合秦观一生的经历,可以推测这首词可能作于他仕途不顺、情感受挫之时,秦观一生多次遭贬,仕途坎坷,加之个人情感生活的波折,使得他的作品中常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哀愁与无奈,此词通过对春日清晨幽静景象的描绘,寄托了词人内心的复杂情感,既有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也有对人生境遇的感慨。
虽然“故应留与行人恨,不见秦郎半醉时”并非秦观原诗中的句子,但将其融入解析中,不仅丰富了作品的内容,也更好地展现了秦观作为婉约派词人的艺术风格和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