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村居春感
梦寄梅村竹坞间,不堪客里见春还。
落花满地空惆怅,流水无情自潺湲。
山色苍茫云雾绕,鸟声凄切暮烟寒。
何时归卧林泉下,月满松风径自闲。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李暮云
朝代:宋代
作者简介
李暮云,宋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以其清新脱俗、意境深远的诗作闻名,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山水与田园生活,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纷扰的厌倦,尽管在历史文献中关于他的记载不多,但从其诗作中可以感受到他淡泊名利、寄情山水的高洁情操。
译文
我的梦魂寄托在那梅花盛开的村庄和竹林环绕的屋舍之间,身在异乡的我,实在难以承受在这客居之地又迎来春天的到来,落花铺满了地面,只留下我一人空自惆怅,流水无情地流淌着,发出潺潺的声响,山色苍茫,云雾缭绕其间,鸟儿的叫声凄切,傍晚的烟雾带来阵阵寒意,不知何时我才能回到那林泉之下,享受月光洒满、松风阵阵的悠闲生活。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梦回故乡的愿景与现实中客居他乡的无奈,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切思念和对自由宁静生活的渴望,诗中“梦寄梅村竹坞间”一句,既是对理想生活环境的向往,也是对现实困境的逃避,而“落花满地空惆怅”等句,则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烘托出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哀愁。
赏析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将诗人的情感与自然景物紧密融合,首联“梦寄梅村竹坞间,不堪客里见春还”直接点题,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和对客居生活的厌倦,颔联和颈联通过落花、流水、山色、鸟声等自然景象的描绘,进一步渲染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哀愁,尾联则表达了诗人对归隐林泉、享受悠闲生活的向往,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诗人客居他乡、远离家乡的某个春天,面对异乡的自然风光和节日氛围,诗人不禁触景生情,回忆起家乡的种种美好,从而产生了强烈的思乡之情和对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在这种情感驱使下,诗人创作了这首充满深情厚意的诗作,以表达自己对家乡的思念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