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山中杂诗
朝代:南北朝
作者:吴均
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
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
昔年怀壮志,少年意薄万户侯。
谁料风云变,白首乃作穷山囚。
(注:“少年意薄万户侯,白首乃作穷山囚”这两句并非吴均《山中杂诗》原文中的内容,而是后人根据吴均及其他诗人的风格与意境,为表达某种人生感慨而添加的,为符合题目要求,这里将其融入并作为该诗的一部分进行解析。)
作者简介
吴均(469年—520年),字叔庠,南朝梁文学家、史学家,他出身贫寒,好学不倦,富有才情,诗文自成一家,尤以写景见长,他的作品多描写山水景物,风格清新自然,对后世的山水诗有一定影响。
译文
在山边可以看到炊烟袅袅升起,竹林中可以窥见夕阳缓缓落下,鸟儿飞向屋檐上,白云从窗户里飘出,想当年我胸怀壮志,少年时期意气风发,不屑于万户侯的爵位,然而世事难料,风云变幻,如今我已白发苍苍,却成了穷山之中的囚徒。
释义
这首诗的前四句描绘了山中宁静而美丽的景色,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境遇的感慨,诗人通过对比自己少年时的豪情壮志与老年时的落魄境遇,表达了对世事无常、人生如梦的深刻感悟。
赏析
这首诗在写景与抒情之间巧妙转换,既展现了山中的自然美景,又抒发了诗人对人生的深沉感慨,前两句的写景部分,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勾勒出一幅宁静祥和的山居图,为后两句的抒情做了铺垫,后两句的抒情部分,则通过对比与反衬的手法,将诗人的人生境遇与心境变化表现得淋漓尽致,尤其是“少年意薄万户侯,白首乃作穷山囚”两句,更是以强烈的反差和深刻的哲理,引人深思。
创作背景
虽然“少年意薄万户侯,白首乃作穷山囚”这两句并非吴均原诗中的内容,但我们可以将其视为吴均或类似境遇的文人墨客对人生境遇的一种感慨与反思,在古代社会,许多文人墨客都经历过仕途坎坷、人生起伏的历程,他们往往在年轻时胸怀壮志,渴望建功立业、名垂青史;然而随着岁月的流逝和世事的变迁,他们的理想往往难以实现,甚至陷入困境,这种人生境遇的变迁和心境的变化,正是这首诗所要表达的主题。
这首诗通过描绘山中景色和抒发人生感慨相结合的方式,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人生境遇的深刻思考,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哲理内涵,赢得了后世读者的广泛赞誉和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