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陵草木初沾露,谢墅人家已闭门。全诗是什么?

风云76个月前

诗词原文

早秋行圃

宋·杨万里

落日无情最有情,遍催万树暮蝉鸣。

禹陵草木初沾露,谢墅人家已闭门。

携杖来追柳外凉,画桥南畔倚胡床。

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池莲自在香。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杨万里

朝代:南宋

作者简介

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大臣,文学家、官员,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南宋四大家”,他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语言通俗活泼,构思新巧奇特,风格清新自然,自成一家,在当时与后世都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译文

落日看似无情却最有情,催促着万树上的蝉鸣,禹陵的草木刚开始沾上秋露,谢墅的人家已经关上了大门,我携带着手杖来追寻柳树外的清凉,在画桥南畔靠着胡床休憩,明月高悬,船上传来了参差不齐的笛声,风停住了,池塘里的荷花散发着幽香。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早秋时节的景象,通过落日、蝉鸣、草木沾露、人家闭门、追凉、倚床、月明船笛、风定池莲等意象,展现了早秋夜晚的宁静与美好,前两句写落日与蝉鸣,营造出一种秋日的氛围;后两句则通过追凉与赏荷,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与向往。

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早秋行圃所见之景,情感真挚,意境深远,首句“落日无情最有情”以拟人化的手法,赋予落日以情感,既写出了落日的无情催促,又体现了其有情之处,为全诗奠定了基调,次句“遍催万树暮蝉鸣”则进一步渲染了秋日的氛围,蝉鸣声声,仿佛在为落日的离去而哀鸣,后两句则通过“禹陵草木初沾露,谢墅人家已闭门”的描写,展现了早秋夜晚的宁静与安详,最后两句“携杖来追柳外凉,画桥南畔倚胡床,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池莲自在香”则通过诗人的行动与所见所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陶醉。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杨万里在早秋时节行圃时所作,当时,他或许正漫步于园林之中,感受着秋日的凉爽与宁静,心中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向往,他挥毫泼墨,将所见所感化为诗篇,留下了这首脍炙人口的佳作,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杨万里对自然美景的敏锐观察与深刻感悟,以及他对生活的热爱与向往。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