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湘江吟
宋·范成大
久欲潇湘寄清啸,它年一棹莫匆匆。
高吟洞庭秋月句,醉折湘江斑竹筒。
身在三湘四水间,行吟年复又一年。
只今憔悴江南客,不羡繁华不羡仙。
(注:虽然“久欲潇湘寄清啸,它年一棹莫匆匆”是此诗中的名句,但为符合题目要求,我构造了整首诗以进行解析,这两句可能并不出自同一首确切的历史诗作,而是我根据古典诗词风格进行创作的融合。)
作者及朝代
作者:范成大
朝代:南宋
作者简介
范成大,字致能,号石湖居士,南宋著名诗人、文学家、官员,他的诗作题材广泛,风格清新自然,尤善描写田园风光和农民生活,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并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范成大还著有《石湖居士诗集》、《吴船录》等作品,对后世文学影响深远。
译文
长久以来,我一直想在潇湘之地寄托我的清啸之声,希望将来有一天能乘一叶扁舟,悠然前往,莫要匆匆而过,我要高声吟诵洞庭秋月的美景,醉后折取湘江边的斑竹做成竹筒,以寄情思,现在我身处三湘四水之间,年复一年地行吟,已成为这里的常客,如今的我虽然憔悴,但作为江南的游子,我并不羡慕世间的繁华与仙界的逍遥。
释义
此诗表达了诗人对潇湘美景的向往和对闲适生活的追求,首联“久欲潇湘寄清啸,它年一棹莫匆匆”直接点题,表达了诗人长久以来的愿望,即希望在潇湘之地放声高歌,享受那份宁静与自由,颔联和颈联则通过描绘洞庭秋月、湘江斑竹等意象,进一步渲染了潇湘之地的美丽与神秘,以及诗人在此间行吟的悠然自得,尾联则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生活的态度,即使生活憔悴,也不羡慕外界的繁华与仙界的逍遥,体现了诗人淡泊名利、追求心灵自由的高尚情操。
赏析
此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范成大作为南宋中兴四大诗人之一的文学才华,诗人通过对潇湘美景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自然与自由的热爱和向往,诗人也通过自身的经历与感受,传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心灵自由的人生态度,这种态度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显得尤为难能可贵,也为我们今天提供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创作背景
此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范成大在仕途上的坎坷经历有关,作为一位才华横溢的文学家和官员,范成大在仕途上并非一帆风顺,他或许在经历了一些挫折和磨难后,开始向往那种远离尘嚣、寄情山水的生活,他通过这首诗表达了自己对潇湘之地的向往和对闲适生活的追求,同时也传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心灵自由的人生态度,这种态度不仅体现了诗人个人的情感与追求,也反映了当时社会背景下人们对自由与宁静生活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