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山居
唐·无名氏
林深路转午风凉,
闭合扫地焚清香。
老人处处是道场,
不问人间兴与亡。
作者简介:
此诗作者为唐代无名氏,由于历史久远,其具体身份已无从考证,唐代是中国古代诗歌发展的黄金时期,涌现出了大量优秀的诗人和诗作,其中不乏一些佚名之作,它们同样承载着那个时代的文化气息和人文精神。
译文:
山林深处道路曲折,午后的风带来丝丝凉意,
关上门窗,清扫庭院,点燃一炷清香。
对于老人来说,处处都是修行的道场,
他不再关心人间的兴衰与更替。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居山林的老人的生活状态,他居住在深山中,享受着自然的宁静与清凉,他闭门谢客,清扫庭院,焚香修行,表现出一种超脱世俗、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山林中的每一处都是修行的场所,他已经不再关心人间的纷扰与变迁。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宁静淡泊的山居生活画面,诗人通过“林深路转”、“午风凉”、“闭合扫地”、“焚清香”等细节描写,生动地展现了老人生活的清幽与闲适,通过“老人处处是道场”这一富有哲理的诗句,表达了诗人对于修行与生活的独特理解,在诗人看来,真正的修行并不在于特定的场所或形式,而在于内心的平和与超脱,这种生活态度和哲学思考,对于现代人来说仍然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已无从考证,但从诗的内容和风格来看,它很可能是一位隐居山林、追求精神自由的唐代士人所写,在唐代,随着佛教的盛行和道教的兴起,许多士人开始追求一种超脱世俗、回归自然的生活方式,这首诗正是对这种生活方式的生动写照,反映了唐代士人对于精神自由和人生价值的深刻思考,这首诗也体现了唐代诗歌注重意境营造和哲理表达的特点,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