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山居
唐·韦应物
卖花醉叟劙红桂,种药高僧寄玉芝。
日出三竿春雾散,江头闲步觅新诗。
作者简介
韦应物(737年-792年),唐代著名诗人,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出身贵族世家,早年曾任三卫郎,后历任滁州、江州、苏州等地刺史,他的诗歌以描写山水田园和隐逸生活著称,风格清新淡雅,情感深沉含蓄,是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韦应物晚年寓居苏州,过着闲适淡泊的生活,其诗作多反映这种生活情趣。
译文
卖花的老翁醉醺醺地修剪着红桂,种植草药的高僧则寄来了珍贵的玉芝,太阳升起三竿高时,春天的雾气散去,我在江边悠闲地散步,寻找着新的诗意。
释义
卖花醉叟劙红桂:描述了一个卖花的老翁,在醉酒的状态下修剪着红桂,这里的“劙”意为割、剪,红桂则象征着秋天的花朵,也可能寓意着生活的美好与坚韧。
种药高僧寄玉芝:指种植草药的高僧给诗人寄来了珍贵的玉芝,玉芝在古代常被视为仙草,象征着长寿与吉祥,这里也体现了高僧与诗人之间的深厚友谊。
日出三竿春雾散:描绘了春天早晨的景象,太阳升起得很高,春天的雾气已经散去,象征着新的开始和希望。
江头闲步觅新诗:诗人在江边悠闲地散步,寻找着新的创作灵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生活气息的山居图景,前两句通过“卖花醉叟”和“种药高僧”两个形象,展现了诗人与周围人的和谐共处,以及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后两句则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和诗人在江边的闲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新生活的期待,整首诗意境优美,情感真挚,体现了韦应物诗歌的清新淡雅之风。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韦应物晚年寓居苏州期间,此时的他已经远离了官场的纷扰,过上了闲适淡泊的生活,在这样的背景下,韦应物更加关注自然和生活的美好,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感悟和对自然的热爱,这首诗正是他在一次江边散步时,看到周围的景象和人物,有感而发创作而成的,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韦应物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以及他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平静的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