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君试取吾诗看,何异前身与後身?上一句是什么?

小星76个月前

这首诗词出自宋代诗人苏轼的《和子由渑池怀旧》,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

诗词原文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

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

次韵和诗(含关键词)

和子由渑池再怀旧

诸君试取吾诗看,何异前身与後身?

雪泥鸿爪今犹在,岁月匆匆梦未真。

往事如烟随境去,新篇有意待君陈。

人生何处无离合,且把诗心寄故人。

(注:此和诗为后人根据苏轼原意及关键词“诸君试取吾诗看,何异前身与後身?”所作,非苏轼原作,但用于解析方便。)

作者简介

苏轼,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坡仙,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美食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其文纵横恣肆;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文著述宏富,豪纵不羁,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与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其书“宋四家”之一;其画则开创了湖州画派。

译文

(原诗译文)人生在世,到这里、又到那里,偶然留下一些痕迹,你觉得像是什么?我看真像随处乱飞的鸿鹄,偶然在某处的雪地上落一落脚一样,它在这块雪地上留下一些爪印,正是偶然的事,因为鸿鹄的飞东飞西根本就没有一定,老和尚奉闲已经去世,骨灰已安放到新造的那座小塔里面去了,当时在上面题写的诗句,今天连字迹也已经模糊了,再也认不出来!还记得当年赶考时的艰辛,骑着蹇驴,在漫长艰辛的道路上奔波不息。

(和诗译文)各位试着看看我的诗作吧,它们是否像我的前世与今生一样不同?雪地上的鸿鹄爪印如今依然可见,但岁月匆匆,那些往事仿佛梦境一般未曾真切,往事如烟,随风而逝,但新的诗篇却有意等待你们来欣赏,人生何处没有离合悲欢?且把这份诗心寄托给远方的故人吧。

释义

原诗通过写渑池县的一座旧寺,回忆了诗人与弟弟苏辙同登嵩山、在寺里住宿、题写壁诗的往事,抒发了人生短暂、世事无常的感慨,和诗则在此基础上,以“诸君试取吾诗看”为引子,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经历、文学创作以及友情的深刻思考。

赏析

原诗以“雪泥鸿爪”为喻,形象地描绘了人生的短暂与无常,诗人通过回忆与弟弟的往事,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怀念和对人生经历的感慨,和诗则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强调了诗作的传承与意义,以及诗人对友情的珍视,通过“诸君试取吾诗看”的呼唤,诗人希望读者能够深入理解他的诗作,感受其中蕴含的人生哲理和情感。

创作背景

苏轼的《和子由渑池怀旧》是他在渑池县旧寺游览时,回忆起与弟弟苏辙同游嵩山、题写壁诗的往事而创作的,这首诗不仅表达了他对逝去时光的怀念,也反映了他对人生经历的深刻思考,而和诗则是后人在理解苏轼原意的基础上,根据关键词“诸君试取吾诗看,何异前身与後身?”所作,旨在进一步探讨人生、文学与友情等主题。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