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除二竖走三彭,零落眼花生耳热。的意思及出处

小编76个月前

诗词原文

驱病谣

唐·吕岩(吕洞宾)

驱除二竖走三彭,零落眼花生耳热。

云液琼浆数百瓮,不如独卧松风阁。

作者及朝代

作者:吕岩,字洞宾,号纯阳子,是唐代著名的道士,也是道教八仙之一,传说中他常游历四方,行侠仗义,且精通医术和炼丹术,被后世尊为“吕祖”。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吕洞宾,生卒年不详,但广泛流传于民间传说和道教文化中,他不仅是道教的重要人物,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剑仙”和“酒仙”的象征,吕洞宾的事迹和传说充满了神秘色彩,他常被描绘为手持宝剑,背负葫芦,游历四方,为民除害,治病救人的形象。

译文

驱散了体内的病魔(二竖、三彭为古代传说中的病魔),眼前模糊(眼花生)和耳朵发热(耳热)的症状也消失了,即使有数百瓮的仙酒(云液琼浆),也比不上独自躺在松风阁中修养身心来得自在。

释义

二竖三彭:古代传说中的病魔,这里泛指疾病。

零落眼花生耳热:形容生病时的状态,眼前模糊,耳朵发热。

云液琼浆:指仙家的美酒,这里用来比喻世间的物质享受。

松风阁:象征清幽的修行之地,也暗指内心的宁静与平和。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吕洞宾对于健康和内心宁静的追求,他通过“驱除二竖走三彭”来象征战胜疾病,恢复健康;而“零落眼花生耳热”则生动地描绘了生病时的痛苦状态,在他看来,即使有了仙家的美酒,也比不上在清幽的环境中修养身心来得重要,这反映了吕洞宾对于物质享受的淡泊和对精神追求的重视。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吕洞宾自身的修行经历有关,作为一位道士和仙人,吕洞宾深知健康和内心宁静的重要性,在修行过程中,他可能经历了疾病的困扰,也体验到了战胜疾病后的喜悦和宁静,他创作了这首诗来表达自己的感悟和追求,这首诗也反映了唐代道教文化中对于健康、修行和内心宁静的重视。

吕洞宾的《驱病谣》不仅是一首表达健康追求的诗歌,也是道教文化中对于修行和内心宁静的深刻体现。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