勿言地僻少过从,清风明月俱吾客。的解释

风云76个月前

诗词原文

山居

宋·释文珦

勿言地僻少过从,清风明月俱吾客。

石鼎火残山径寂,竹窗风定夜灯寒。

闲来采药寻幽径,兴至吟诗对碧潭。

野老不知兴废事,一樽浊酒对花看。

作者及朝代

作者:释文珦

朝代:宋代

作者简介

释文珦,字潜道,自号无文道人、山林外史,于宋度宗咸淳年间遁迹空门,后居庆元府鄞县(今浙江宁波鄞州区)天童山,与当时名僧及士大夫时相过从,有诗集《潜道集》传世,存诗千余首,多抒发隐逸之趣,间有忧国伤时之作,其诗作风格清新自然,语言质朴无华,是宋代佛教文学中的佼佼者。

译文

不要说因为地处偏僻就少有人来探访,清风明月都是我的客人,石鼎中的火已残,山间的小路显得格外寂静,竹窗边的风已停,夜晚的灯火透出一丝寒意,闲暇时我会去山间采药,沿着幽静的小路前行,兴致来时便对着碧绿的深潭吟诗,乡野的老人不关心世间的兴亡更替,只愿手捧一杯浊酒,对着盛开的花朵静静品味。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隐居山林的生活状态,表达了诗人超脱世俗、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情怀,首联“勿言地僻少过从,清风明月俱吾客”直接点题,表明诗人虽居地僻静,但清风明月相伴,并不感到孤独,颔联和颈联通过描绘石鼎残火、山径寂静、竹窗风定、夜灯寒等意象,进一步渲染了山居生活的清幽与宁静,尾联则通过“野老不知兴废事,一樽浊酒对花看”展现了诗人对世事的淡泊与超脱。

赏析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宁静祥和的山居生活画卷,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山居生活的清幽、宁静、闲适表现得淋漓尽致,首联的“清风明月俱吾客”一句,不仅表达了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情怀,也体现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境界,颔联和颈联的意象选择,既符合山居生活的特点,又富有诗意和美感,使读者仿佛置身于那片清幽的山林之中,尾联的“野老不知兴废事,一樽浊酒对花看”则进一步升华了主题,展现了诗人对世事的淡泊与超脱,以及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与珍惜。

创作背景

这首诗很可能是诗人在隐居山林期间所作,宋代社会动荡不安,战乱频繁,诗人选择隐居山林,远离尘嚣,以寻求内心的宁静与自由,在这首诗中,诗人通过描绘山居生活的清幽与宁静,表达了自己对世俗生活的厌倦和对自然生活的向往,诗人也通过这首诗传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境界,体现了宋代佛教文学中追求内心平静与自由的主题。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