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忧自古无上策,欲饮家贫酒杯迮。的解释

小星86个月前

诗词原文

贫居

唐·杜荀鹤

忘忧自古无上策,欲饮家贫酒杯迮。

大羹玄酒味方淡,繁弦脆管声初涸。

罢琴惆怅月照户,起行徘徊影随脚。

此中甘苦只自知,世上悠悠定不识。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杜荀鹤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杜荀鹤,字彦之,自号九华山人,晚唐著名诗人,他出身寒微,早年曾数次应举不第,后曾入淮南节度使高骈幕府,晚年才得中进士,杜荀鹤的诗作多反映社会现实和民生疾苦,语言质朴自然,风格清新明快,在晚唐诗坛上独树一帜。

译文

自古以来就没有什么忘却忧愁的上等良策,想要借酒消愁却家境贫寒,连酒杯都显得狭小,就像最朴素的肉汁和清水酒味道才最纯正,那些繁复的乐曲和清脆的管弦声也终将消逝,放下琴来,心中惆怅,月光照亮了门户;起身徘徊,影子随着脚步移动,这其中的甘苦只有我自己知道,世上的人们一定不会理解。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贫困生活中的愁苦与无奈,首句“忘忧自古无上策”直接点出主题,即忘却忧愁并非易事;次句“欲饮家贫酒杯迮”则通过具体的生活细节,展现了诗人因家境贫寒而难以借酒消愁的困境,接下来的诗句通过对比朴素与繁复、短暂与永恒,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生活的深刻感悟。

赏析

这首诗以平实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在贫困生活中的真实感受,诗人通过“忘忧”、“欲饮”等词语,表达了自己对忧愁的无奈和想要借酒消愁的愿望;而“家贫酒杯迮”则巧妙地揭示了诗人生活的艰辛,接下来的诗句,诗人通过对比和象征的手法,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表达了对现实生活的深刻反思和对人生哲理的独到见解,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杜荀鹤早年多次应举不第、生活困顿的时期,在那个动荡不安的年代,诗人身处社会底层,饱受贫困和忧愁的折磨,他通过这首诗,表达了自己对现实生活的无奈和不满,同时也展现了自己坚韧不拔、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这首诗不仅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和不公,也体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和独到见解。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