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山居自嘲
朝代:清代
作者:袁枚
山人手段虽难及,老子头围未易量。
不向人间争宠辱,只将心事付沙鸥。
作者简介
袁枚,字子才,号简斋,晚年自号仓山居士、随园主人、随园老人,清代诗人、散文家,乾隆四年进士,历任溧水、江宁等县知县,有政绩,四十岁即告归,在江宁小仓山下筑筑随园,吟咏其中,广收诗弟子,女弟子尤众,袁枚是乾嘉时期代表诗人之一,与赵翼、蒋士铨合称“性灵派三大家”,主张写诗要写出个性,反对模拟古人,强调酝酿生活,抒发情感,创作了不少反映人民生活的诗歌,被誉为清代骈文八大家之一,有《小仓山房集》、《随园诗话》等传世。
译文
山野之人的手段虽然难以企及,但我这老头的头围(比喻智慧或才情)却不是轻易可以估量的,我不愿向人世间去争宠夺爱、争名夺利,只愿将自己的心事寄托给那自由自在的沙鸥。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超脱世俗、淡泊名利的心境,首句“山人手段虽难及”以自嘲的方式引出,表明自己虽身处山野,但有着独特的才能或生活方式,不为世人所理解或企及;次句“老子头围未易量”则进一步强调自己的智慧或才情非凡,不是一般人可以估量的;后两句则直接表达了作者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只愿追求心灵自由的生活态度。
赏析
这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意境深远,首句以“山人”自居,既体现了作者的山居生活,又暗含了作者的高洁品格和独特个性,次句以“头围未易量”比喻自己的智慧或才情非凡,既是对自己的自信,也是对世俗眼光的嘲讽,后两句则通过“不向人间争宠辱”和“只将心事付沙鸥”的表述,直接表达了作者超脱世俗、淡泊名利的心境和追求心灵自由的生活态度,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高远,给人以深刻的启示和感悟。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袁枚在山居生活中所作,袁枚一生热爱自然,追求心灵自由,晚年更是辞官归隐,筑园小仓山下,过着闲适自在的生活,这首诗正是他在这种生活状态下,对自我心境和人生追求的抒发和表达,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袁枚超脱世俗、淡泊名利的高尚情操和追求心灵自由的坚定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