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橐时时闻鼠啮,小窗一一送鸦翻。的释义

风云76个月前

诗词原文

村居苦寒

唐·白居易

八年十二月,五日雪纷纷。

竹柏皆冻死,况彼无衣民。

回观村闾间,十室八九贫。

北风利如剑,布絮不蔽身。

唯烧蒿棘火,愁坐夜待晨。

乃知大寒岁,农者尤苦辛。

顾我当此日,草堂深掩门。

褐裘覆絁被,坐卧有余温。

幸免饥冻苦,又无垄亩勤。

念彼深可愧,自问是何人。

空橐时时闻鼠啮,小窗一一送鸦翻。

朝餐是草根,暮食仍茎蔓。

敝庐交迢递,幽梦忽缤纷。

寝兴烦几案,俯仰迷朝曛。

唯思渔樵者,闲卧对云林。

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山西太原,生于河南新郑,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译文

在这寒冷的十二月里,大雪纷纷扬扬下了五天,连耐寒的竹子和柏树都被冻死了,更何况那些没有衣服穿的百姓呢?看看村庄里,十家有八九家都很贫穷,北风呼啸锋利如剑,破旧的布絮根本不能遮挡严寒,只能烧些蒿草荆棘来取暖,愁苦地坐着等待天明,这才知道在大寒天里,农民的生活是多么艰难辛苦啊!

再看看我自己,在这寒冷的天气里,却深锁着草堂的门,穿着褐色的皮衣,盖着细麻布做的被子,坐着躺着都感到很温暖,既不用忍受饥饿和寒冷的痛苦,又没有农田劳作的辛苦,想到那些农民,真是深感惭愧,自问我是什么样的人呢?我的空口袋里常常听到老鼠咬东西的声音,小窗上不断有乌鸦飞过,早上吃的是草根,晚上吃的还是植物的茎蔓,破旧的房屋交错纵横,梦境也变得纷繁复杂,起床和睡觉都感到烦恼,白天和黑夜都让人迷茫,只羡慕那些渔人和樵夫,能够悠闲地躺在树林中对着云彩和树林。

释义

这首诗通过对比的手法,描绘了农民在严寒中的苦难生活与诗人自己相对安逸的生活状态,表达了诗人对农民的深切同情和对自己生活状态的反思,诗中“空橐时时闻鼠啮,小窗一一送鸦翻”两句,形象地描绘了诗人生活的清贫与孤寂,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忧虑与不安。

赏析

这首诗以寒冷的天气为背景,通过对比的手法,深刻揭示了农民生活的艰辛与诗人自己生活的安逸之间的巨大反差,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农民在严寒中的苦难生活,表达了对农民的深切同情,诗人也反思了自己的生活状态,表达了对农民生活的羡慕和对自己生活状态的不满。

“空橐时时闻鼠啮,小窗一一送鸦翻”两句,是诗中的精彩之笔,这两句诗不仅形象地描绘了诗人生活的清贫与孤寂,还通过“鼠啮”和“鸦翻”两个细节,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忧虑与不安,这两句诗也富有象征意义,暗示了诗人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对未来的担忧。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白居易在村居时所作,当时正值寒冬腊月,大雪纷飞,诗人目睹了农民在严寒中的苦难生活,深感同情,诗人也反思了自己的生活状态,认为自己的生活虽然相对安逸,但与农民相比仍然有很大的差距,诗人写下了这首诗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这首诗不仅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状况,也体现了白居易作为一位伟大现实主义诗人的社会责任感和人道主义精神。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