夺攘不复忧山越,安乐浑疑是地仙。的释义

春秋66个月前

诗词原文

山居乐

唐·皎然

闲居竹阁上,时复一闲吟。

林树生初茂,园花落尽深。

云从窗里出,风至水边吟。

夺攘不复忧山越,安乐浑疑是地仙。

作者简介

皎然,唐代著名诗僧,俗姓谢,字清昼,湖州(今浙江吴兴)人,皎然在文学、佛学、茶学等方面均有深厚造诣,与颜真卿、韦应物、灵澈、陆羽等名人交往密切,有诗文集传世,他的诗歌多写山水田园、佛寺禅境,风格清丽闲淡,对后世有一定影响。

译文

闲居在竹制的楼阁之上,时常会吟咏几句闲适的诗句,树林刚刚生长得茂盛,园中的花朵已经落尽,显得一片深邃,白云从窗户里悠然飘出,清风在水边轻轻吟唱,从此不再为山越地区的纷扰所忧虑,生活安乐得仿佛自己就是地上的神仙。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闲居山林、远离尘嚣的宁静生活,诗中通过描写竹阁、林树、园花、云、风等自然景物,营造出一种清幽闲适的氛围,诗人表达了自己对这种生活的喜爱和满足,认为这种安乐的生活状态让自己仿佛成为了地仙。

赏析

皎然的这首诗以其清新自然的语言和深邃的意境,展现了诗人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诗中“闲居竹阁上,时复一闲吟”直接点明了诗人的闲居生活,而“林树生初茂,园花落尽深”则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进一步烘托出这种生活的宁静和美好。

“云从窗里出,风至水边吟”两句,更是以生动的意象,将自然景物与诗人的情感融为一体,表现出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境界,而“夺攘不复忧山越,安乐浑疑是地仙”两句,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生活的满足和喜悦,认为这种安乐的生活让自己仿佛成为了地上的神仙。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皎然的个人经历有关,皎然作为一位诗僧,长期生活在山林之中,远离尘嚣和世俗的纷扰,他热爱自然,追求闲适和宁静的生活,这种生活态度在他的诗歌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这首诗可能就是他在某个闲适的时刻,面对眼前的自然美景,有感而发,创作出来的,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以及他追求闲适和宁静生活的理想。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