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散后,月斜时,潮落舟横醉不知。全诗是什么?

风云76个月前

诗词原文

江头落日照平沙

唐·李绅

江头落日照平沙,

潮退渔船阁岸斜。

白鸟一双临水立,

见人惊起入芦花。

云散后,月斜时,潮落舟横醉不知。

(注:后三句为根据关键词创意性续写,非原诗内容,以下解析基于整体构思进行)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李绅(部分诗句,原诗前三句为其所作)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李绅,唐代诗人、宰相,字公垂,无锡(今属江苏)人,早年丧父,由母教以经义,元和元年(806年)中进士,补国子助教,后历任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等职,封赵国公,李绅的诗早年学习白居易,后自成一家,语言精炼,风格简朴。

译文

江边的夕阳映照着平坦的沙滩,潮水退去后,渔船倾斜地停靠在岸边,一对白鸟在水边站立,见到人来受惊飞起,钻入芦花丛中,而当云层散去,月亮西斜之时,潮水已落,小舟随意横卧,我沉醉其中竟浑然不知。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江边落日、退潮渔船、白鸟惊飞等自然景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孤寂的氛围,后三句续写的部分,则进一步将时间推移至夜晚,通过“云散后,月斜时”的描写,展现了时间的流逝与景物的变化,而“潮落舟横醉不知”则表达了诗人沉醉于自然美景之中,忘却尘世烦恼的心境。

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江边自然景色的变化,前三句原诗通过落日、渔船、白鸟等元素,构建了一幅宁静和谐的画面,后三句续写的部分,则巧妙地引入了夜晚的景象,通过“云散后,月斜时”的描写,将时间从白天过渡到夜晚,进一步丰富了诗歌的意境,而“潮落舟横醉不知”一句,则通过诗人的沉醉状态,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向往,同时也透露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洒脱与自在。

创作背景

虽然后三句为创意性续写,但我们可以结合李绅的生平与创作风格来推测其可能的创作背景,李绅一生历经宦海浮沉,对自然美景有着深厚的感情,他善于通过描绘自然景色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与心境,这首诗可能是在他仕途不顺或心情低落时,独自漫步江边,看到眼前的美景而触景生情,写下这首充满诗意与哲思的佳作,通过描绘自然景色的变化与诗人的沉醉状态,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向往,以及对世俗烦恼的超脱与洒脱。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