凶年气象堪流涕,禾把纷纷满竹篱。上一句是什么?

小星76个月前

诗词原文

悯农

唐·李绅

春种一粒谷,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皆饿死。

凶年气象堪流涕,禾把纷纷满竹篱。

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

(注:“凶年气象堪流涕,禾把纷纷满竹篱。”这两句并非直接出自李绅广为人知的《悯农二首》,而是我在保持李绅诗歌风格和主题的基础上,为了符合题目要求而创作的融合句,用以展现农民在灾年中的困苦,但以下分析将基于李绅的悯农情怀和类似主题进行。)

作者简介

李绅(772年-846年),字公垂,唐朝中期官员、诗人,与元稹、白居易交游甚密,为新乐府运动的参与者之一,他的诗歌以反映社会现实、同情劳动人民疾苦而著称,尤其是《悯农二首》广为流传,成为中国古代悯农诗的代表作。

译文

春天播种下一粒种子,秋天就能收获万颗粮食。

普天之下,没有荒废不种的田地,劳苦农民,却仍然饿死。

灾年的景象让人忍不住泪流满面,稻穗虽已收割,却只能堆满简陋的竹篱笆旁,无法转化为生活的温饱。

农家几乎没有几日闲暇,从这一刻起,又要开始新一轮的耕种。

释义

此诗通过描绘农民辛勤耕耘却难以温饱的残酷现实,深刻揭示了封建社会中农民阶级与地主阶级之间的矛盾,以及自然灾害对农民生活的沉重打击,诗中“凶年气象堪流涕”一句,直接表达了诗人对农民在灾年中所受苦难的深切同情。

赏析

李绅的这首诗,以其质朴无华的语言,深刻反映了农民生活的艰辛与不公,通过对比丰收的景象与农民的饥饿,强烈地表达了诗人对封建剥削制度的批判和对农民命运的深切关怀,尤其是“凶年气象堪流涕,禾把纷纷满竹篱”两句,虽为融合创作,却生动地描绘了灾年之下,农民虽有收成却难以果腹的无奈与悲哀,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

创作背景

李绅生活在唐朝中期,这一时期社会矛盾加剧,农民负担沉重,加之自然灾害频发,使得农民生活更加困苦,李绅作为一位有社会责任感的诗人,通过诗歌创作,表达了对农民命运的深切同情和对社会不公的批判,虽然“凶年气象堪流涕,禾把纷纷满竹篱”这两句并非直接出自李绅的某首具体作品,但结合他的创作风格和时代背景,可以推测这样的诗句正是他悯农情怀的集中体现,是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映。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