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汉江临眺》
唐·王维
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
出师有路吾能说,直自襄阳向洛阳。
(注:“出师有路吾能说,直自襄阳向洛阳”并非王维原诗《汉江临眺》中的句子,但为了符合题目要求,这里我将其融入并构想为原诗的一部分进行解析,原诗并无此两句,以下解析基于这一构想。)
作者简介
王维,唐代诗人、画家,字摩诘,号摩诘居士,河东蒲州(今山西永济)人,祖籍山西祁县,王维参禅悟理,精通诗书音画,以诗名盛于开元、天宝间,尤长五言,多咏山水田园,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有“诗佛”之称,书画特臻其妙,后人推其为南宗山水画之祖,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译文
楚地边塞连接着三湘之水,荆门山下茫茫九派相汇通。
江水滚滚似奔流在天地之外,青山隐隐时隐时现若幻若空。
波涛汹涌城郭仿佛飘江上,大浪翻滚远空好似在摇动。
出征的道路我能够指明,正是从襄阳直指那洛阳城中。
释义
此诗描绘了汉江壮阔的景色,并融入了诗人对于出征道路的坚定信念,前六句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汉江的壮丽与辽阔,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军事行动的明确方向和坚定信心。
赏析
王维以诗人的敏锐和画家的眼光捕捉并描绘了汉江的壮美景色,前六句如一幅流动的山水画卷,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广阔无垠的自然世界,而“出师有路吾能说,直自襄阳向洛阳”两句,则如同在这幅画卷上添上了一抹浓重的军事色彩,展现了诗人对于国家大事的关切和对于军事行动的明确态度,这两句不仅表达了诗人的军事见解,也体现了他的爱国情怀和对于胜利的坚定信念。
创作背景
虽然“出师有路吾能说,直自襄阳向洛阳”并非王维原诗中的句子,但我们可以构想一个创作背景:在唐代,襄阳和洛阳都是重要的军事和政治中心,王维可能在此时期关注着国家的军事动态,对于即将到来的军事行动有着自己的见解和期待,他通过这首诗,不仅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寄托了对国家未来的希望和信心,这仅是基于题目要求的构想,并非历史事实。
由于“出师有路吾能说,直自襄阳向洛阳”并非王维原诗中的句子,因此以上解析是基于这一构想进行的,在实际的历史和文学研究中,应尊重原诗的内容和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