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能防秋北平道,文全落笔中书堂。下一句是什么?

梦梦57个月前

诗词原文

边将

唐·张籍

武能防秋北平道,文全落笔中书堂。

雄才自古多磨难,矧是横戈马上郎。

作者及朝代

张籍,唐代诗人,生于约766年,卒于约830年,字文昌,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世称“张水部”、“张司业”,张籍为韩愈大弟子,其乐府诗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代表作有《秋思》《节妇吟》《野老歌》等。

作者简介

张籍是唐代著名诗人之一,以乐府诗著称,其诗作多反映社会现实,语言平易近人,风格自然流畅,他善于从日常生活中提炼素材,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出人物的情感和生活状态,深受后世读者的喜爱,张籍与韩愈、白居易等人均有交往,其文学成就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译文

武艺高强足以在北平道防备秋天的胡人入侵,文采斐然又能在中书堂挥毫泼墨,自古以来英雄豪杰多经历磨难,更何况是那些横刀立马、驰骋沙场的将士们。

释义

首句“武能防秋北平道”描绘了边将的武艺高强,能够在北平道(今北京附近)防备秋天的胡人入侵,体现了其军事才能和保卫边疆的决心,次句“文全落笔中书堂”则展示了边将的文采,他能在中书堂(朝廷的文书机构)挥毫泼墨,写出优秀的文章,说明他不仅武艺超群,还具备深厚的文化素养,后两句“雄才自古多磨难,矧是横戈马上郎”进一步强调了英雄豪杰多经历磨难的事实,并特别指出那些横刀立马、驰骋沙场的将士们更是如此,表达了对边将的敬佩和同情。

赏析

这首诗以边将为题材,通过描绘其文武双全的才能和经历磨难的历程,展现了英雄豪杰的崇高形象,首句和次句分别用“武能”和“文全”两个词语概括了边将的才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和呼应,突出了其全面发展的特点,后两句则通过议论和抒情相结合的方式,进一步强调了英雄豪杰多经历磨难的事实,并表达了对边将的敬佩和同情,整首诗语言简练明快,节奏紧凑有力,情感真挚动人,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张籍对当时边疆形势的关注和思考有关,唐代时期,边疆地区时常受到外族的侵扰和威胁,边疆将士们承担着保卫国家安全的重任,张籍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边疆将士的敬佩和同情,同时也寄托了自己对国家安宁和边疆稳定的期望,张籍作为一位具有深厚文化素养的诗人,也通过这首诗展示了自己对文武双全人才的赞赏和追求。

这首诗不仅展现了张籍作为唐代著名诗人的文学才华和创作风格,也反映了当时边疆形势和将士们的艰辛生活,具有较高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