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闻诏喜
宋·陆游
近传下诏通言路,已卜余年见太平。
白首放归空自恨,青山何处是归程。
作者及朝代
作者:陆游
朝代:南宋
作者简介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陆游亦有史才,他的《南唐书》,“简核有法”,史评色彩鲜明,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译文
最近传来消息说朝廷已经下诏广开言路,我预测在余生中能够看到国家迎来太平盛世,如今我已白发苍苍被放归田园,心中满是遗憾和自恨,不知那青山之间,何处才是我真正的归途。
释义
近传下诏通言路:最近朝廷发布了诏书,允许人们自由发表意见,广开言路。
已卜余年见太平:我预测在剩下的岁月里,能够看到国家实现和平与繁荣。
白首放归空自恨:如今我已年老,被放归田园,心中充满了遗憾和悔恨。
青山何处是归程:面对青山,我不知道哪里才是我真正的归宿。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陆游对国家政治形势的关切和对个人命运的感慨,首句“近传下诏通言路”透露出诗人对国家政策的关注,希望朝廷能够广开言路,听取民众的意见,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次句“已卜余年见太平”则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未来的乐观预期,认为在余生中能够看到国家迎来太平盛世,后两句“白首放归空自恨,青山何处是归程”则透露出诗人对个人命运的无奈和感慨,表达了被放归田园后的孤独和迷茫。
创作背景
陆游生活在一个动荡不安的时代,南宋朝廷面临着金国的威胁,内部政治斗争也异常激烈,陆游一生致力于抗金复国,但多次遭到排挤和打压,这首诗可能是在陆游被贬谪或放归田园后所写,表达了他对国家政治形势的关切和对个人命运的感慨,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陆游对国家未来的乐观预期和对个人命运的无奈与迷茫,同时也能够体会到他作为一位爱国诗人的高尚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