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去有文无卖处,等闲题遍蜀东西。出自哪首诗?

小编79个月前

诗词原文

题李杜祠

唐·薛涛

水落祠前秋草衰,

老去有文无卖处。

等闲题遍蜀东西,

不为人间争宠辱。

作者及朝代

薛涛,唐代女诗人,生于大中元年(公元847年),卒于咸通九年(公元868年),字洪度,长安(今陕西西安)人,自幼随父来到蜀地,后成为乐伎,以才情出众而闻名,薛涛与卓文君、花蕊夫人、黄娥并称蜀中四大才女,与刘采春、鱼玄机并称唐代三大女诗人,流传诗作九十余首,收于《锦江集》。

作者简介

薛涛自幼聪慧,八九岁便能作诗,其父曾以“咏梧桐”为题考她,她应声答道:“庭除一古桐,耸干入云中,枝迎南北鸟,叶送往来风。”其父听后,认为此女日后恐会失行,于是早早将她送入乐籍,薛涛凭借自己的才华,在蜀中赢得了极高的声誉,与许多文人墨客交游唱和,其中包括韦皋、元稹、白居易等著名诗人,她的诗作情感细腻,风格清新,尤其擅长五言绝句。

译文

祠堂前的秋水已经干涸,秋草也已衰败,

我年岁已老,虽有诗文却无处可卖。

随随便便地在蜀地的东西南北题写诗句,

并不为了在人世间争宠夺誉。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薛涛对自己晚年境遇的感慨,首句描绘了祠堂前秋景的萧瑟,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孤寂与落寞,次句“老去有文无卖处”直接点出了诗人虽有才华却无处施展的无奈,第三句“等闲题遍蜀东西”则展现了诗人以诗寄情、随遇而安的洒脱态度,末句“不为人间争宠辱”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淡泊名利、超然物外的情怀。

赏析

这首诗以景起兴,寓情于景,通过描绘祠堂前的秋景,巧妙地烘托出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无奈,诗人以“老去有文无卖处”一句,直接抒发了自己虽有才华却无处施展的感慨,表达了对现实的不满与无奈,诗人并未因此消沉,而是以一种超然物外的态度去面对生活,以诗寄情,随遇而安,这种洒脱与淡泊名利的精神,正是诗人人格魅力的体现。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薛涛晚年时期,薛涛一生历经坎坷,虽以才情出众而闻名于世,但始终未能摆脱乐伎的身份,晚年时期,她可能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人生的无常与无奈,于是写下了这首诗来表达自己的心境,这首诗也反映了唐代社会对女性的偏见与限制,使得像薛涛这样的才女难以得到应有的认可与尊重。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