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灯照影听初鸡,揽辔情怀倍惨凄。上一句是什么?

小编66个月前

诗词原文

早发

宋·宗泽

孤灯照影听初鸡,揽辔情怀倍惨凄。

四望山河千里远,一川风月半窗啼。

作者及朝代

宗泽(1060年-1128年),字汝霖,汉族,浙东乌伤(今浙江义乌)人,宋朝名将、政治家,元祐六年(1091年)进士,历官龙游、胶西、登州、通判掖县,宗泽自幼豪爽有大志,不屑举业,元祐六年(1091年),进士及第,历任馆陶县尉和龙游、胶水、登州、掖县等地方的县令、通判,颇有政绩,宗泽在任东京留守期间,曾20余次上书高宗赵构,力主还都东京,并屡次亲率军队击退金兵,后因病交加,壮志难酬,忧愤而死,临终三呼“过河”而卒,著有《宗忠简公集》传世。

译文

一盏孤灯映照出我孤单的身影,听着远处传来的第一声鸡鸣,我紧握着马缰绳,心中倍感凄凉,环顾四周,山河辽阔,绵延千里,月光洒满河面,风声穿过半开的窗户,伴随着悲鸣之声。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清晨出发时的孤独与凄凉心境,首句“孤灯照影听初鸡”通过“孤灯”、“照影”和“初鸡”三个意象,营造出一种寂静而略带凄凉的氛围,次句“揽辔情怀倍惨凄”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感受,他紧握着马缰绳,准备出发,但心中的凄凉却倍增,后两句“四望山河千里远,一川风月半窗啼”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眼前的景象和内心的情感,山河辽阔,风月凄清,都映衬出他内心的孤独与无奈。

赏析

这首诗以景寓情,通过描绘清晨出发时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凄凉,首句“孤灯照影听初鸡”中的“孤灯”和“照影”两个意象,既描绘了诗人独自一人的情景,又暗示了他内心的孤独,次句“揽辔情怀倍惨凄”则直接点明了诗人的情感状态,他紧握着马缰绳,准备出发,但内心的凄凉却难以抑制,后两句“四望山河千里远,一川风月半窗啼”则通过描绘山河的辽阔和风月的凄清,进一步烘托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抒情诗。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宗泽在早年或中年时期创作的,具体创作时间已无从考证,从诗的内容来看,它可能是诗人在某个清晨出发时,面对孤独与凄凉的景象,有感而发,宗泽一生忧国忧民,致力于抗金事业,但多次受到朝廷的排挤和打压,这首诗中的孤独与凄凉情感,可能正是他内心真实写照的反映,诗中的山河辽阔和风月凄清,也暗示了当时国家面临的困境和诗人内心的忧虑。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