庾郎三韭不妨饱,晏子一裘何恨贫。下一句是什么?

风云66个月前

诗词原文

闲居

唐·白居易

门巷萧条长绿苔,

故人容鬓各相衰。

平生心事闲难得,

尽在东皋醉后诗。

庾郎三韭不妨饱,

晏子一裘何恨贫。

只向人间争识面,

却归庐下守琴樽。

作者及朝代

作者:白居易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是唐代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之一,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被誉为“人民诗人”,白居易的诗作常常反映社会现实,关注民生疾苦,同时也表达了他对自然、友情、人生的深刻感悟。

译文

门前巷子里长满了青苔,显得非常萧条,老朋友们的容颜和鬓发也都已经衰老,一生中难得有闲暇的时光,这些难得的心事都写在了东皋醉后的诗篇里,庾信(南北朝文学家)即使只有三韭(韭菜)也不妨碍他吃得饱饱的,晏子(春秋时齐国大夫晏婴)即使只有一件裘衣又怎会怨恨自己贫穷呢?我只需在人间努力让人认识自己,最终还是回到庐舍下守着琴和酒樽。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闲居时的生活状态和心境,首联写门巷萧条,故人衰老,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凄凉的氛围,颔联表达了诗人对闲暇时光的珍惜和对诗歌创作的热爱,颈联通过庾信和晏子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对物质生活的淡泊和对精神追求的坚持,尾联则表达了诗人对世俗名利的淡泊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赏析

这首诗以闲居为主题,通过描绘门巷萧条、故人衰老等景象,营造出一种宁静淡泊的氛围,诗人通过庾信和晏子的典故,表达了自己对物质生活的淡泊和对精神追求的坚持,诗人也表达了对诗歌创作的热爱和对闲暇时光的珍惜,整首诗语言平易通俗,意境深远,体现了白居易诗歌的现实主义风格和人文关怀。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白居易在闲居时期所作,当时,白居易已经历了仕途的起伏和人生的沧桑,对世俗名利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感悟,在闲居的日子里,他更加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和诗歌创作,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对人生、自然和社会的看法,这首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而成的,它反映了白居易在闲居时期的心境和生活状态。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