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山居
宋·释绍嵩
灵府宁容一物侵,此身只合老山林。
松风清昼水声远,云气半空山色深。
野老村居无俗客,道人茅屋有禅心。
闲来石上观流水,兴至花间听鸟音。
作者及朝代
作者:释绍嵩
朝代:宋代
作者简介
释绍嵩,南宋时期的一位僧人诗人,生平事迹记载不多,主要以诗歌创作闻名,他的诗作多描绘山林隐逸生活,表达了对自然和宁静生活的向往,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深受后世读者的喜爱。
译文
我的心灵怎能容忍一丝杂念侵入,此生只适合在山林间老去。
松林间的清风在白昼中传来悠远的水声,半空中的云气让山色显得更加深邃。
村中的老翁居住在这里没有俗世的客人打扰,道人的茅屋里充满了禅意。
闲暇时我会坐在石上观赏流水,兴致来时则在花间聆听鸟鸣。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山林间的自然景色和隐逸生活,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纯净生活的向往,首联“灵府宁容一物侵,此身只合老山林”直接点明了诗人的心境和志向,即追求心灵的纯净和自然的和谐,颔联和颈联则通过具体的自然景象和人物活动,进一步渲染了山林隐逸生活的美好和宁静,尾联则以诗人的个人行为作为结尾,展现了其闲适自在的生活状态。
赏析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山林隐逸生活的画卷,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山林间的自然景色和人物活动融为一体,营造出一种宁静、和谐、纯净的氛围,诗中“灵府宁容一物侵”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心灵纯净的追求;“此身只合老山林”则点明了诗人的生活志向,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优美,富有哲理性和感染力。
创作背景
释绍嵩作为一位僧人诗人,其创作背景多与佛教信仰和山林隐逸生活相关,这首诗很可能是诗人在山林间隐居时所作,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隐逸生活来表达自己对佛教信仰和宁静生活的理解和追求,在当时社会动荡不安的背景下,诗人选择隐居山林,追求内心的平静和纯净,这种生活态度和精神追求也具有一定的时代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