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归乡
唐·刘禹锡
秦吴万里车辙遍,重到故乡如隔生。
旧友凋零新面少,空余老屋伴寒灯。
作者简介
刘禹锡,字梦得,唐代著名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生于唐代宗大历七年(772年),卒于唐武宗会昌二年(842年),刘禹锡诗文俱佳,涉猎题材广泛,与柳宗元并称“刘柳”,与白居易并称“刘白”,他的诗歌风格雄浑爽朗,语言通俗清新,在唐代诗坛上占有重要地位。
译文
我驾车行遍了秦地与吴地之间的万里路途,如今重新回到故乡,却感觉像是隔了一个陌生的世界,旧时的朋友大多已经离世,新面孔又很少,只剩下孤零零的老屋陪伴着寒冷的灯火。
释义
“秦吴万里车辙遍”描述了诗人长途跋涉、游历四方的经历;“重到故乡如隔生”则表达了诗人回到故乡后,因人事变迁而产生的陌生感和疏离感,后两句进一步描绘了故乡的荒凉景象,旧友凋零,新友难觅,只剩下孤独的老屋和寒灯相伴。
赏析
这首诗以归乡为主题,通过对比和描绘,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情厚谊和对人事变迁的感慨,首句“秦吴万里车辙遍”不仅写出了诗人的游历之广,也暗示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渴望回归的心情,次句“重到故乡如隔生”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回到故乡后的陌生感和疏离感,这种感受源于故乡人事的巨大变迁,后两句通过描绘旧友凋零、新友难觅、老屋寒灯的景象,进一步渲染了故乡的荒凉和诗人的孤独,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创作背景
刘禹锡一生仕途坎坷,多次被贬谪到偏远地区,这首诗可能是在他历经多年贬谪后,终于有机会回到故乡时所作,在长期的漂泊和流离中,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日益加深,当他终于回到故乡时,却发现故乡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旧友凋零,新友难觅,这种巨大的反差让诗人产生了深深的感慨和失落感,他写下了这首诗来表达自己的心情和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