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来江干交旧少,见君不啻河之清。的释义

小星77个月前

诗词原文

喜见外弟又言别

唐·李益

十年离乱后,长大一相逢。

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

别来沧海事,语罢暮天钟。

我来江干交旧少,见君不啻河之清。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李益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李益,字君虞,唐代诗人,陇西姑臧(今甘肃武威)人,后迁河南郑州,大历四年(769)进士,初任郑县尉,久不得升迁,建中四年(783)登书判拔萃科,因仕途失意,后弃官在燕赵一带漫游,以边塞诗作名世,擅长绝句,尤其工于七绝。

译文

经过了十年的离乱后,长大成人竟然意外相逢。

问姓惊觉是初次见面,称名后才想起旧日面容。

别后经历了多少沧海桑田的变化,畅谈一阵直至寺院敲响暮钟。

我来到这江边的城市朋友稀少,见到你如同见到清澈的河水般喜悦。

释义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与外弟(表弟)在历经战乱后重逢的喜悦之情,诗中通过“十年离乱后,长大一相逢”表达了时间的流逝与重逢的不易,通过“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展现了初见时的惊讶与回忆,再通过“别来沧海事,语罢暮天钟”描绘了重逢后的畅谈与时间的流逝,最后以“我来江干交旧少,见君不啻河之清”表达了诗人对这次重逢的珍视与喜悦。

赏析

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与外弟重逢的场景,诗中“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两句尤为传神,既表现了初见时的陌生感,又勾起了对往事的回忆,而“我来江干交旧少,见君不啻河之清”则通过比喻,将见到表弟的喜悦比作见到清澈的河水,形象生动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整首诗情感饱满,意境深远,是唐代边塞诗中的佳作。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唐代中期,当时社会动荡不安,战乱频繁,诗人李益在历经战乱后与外弟重逢,心中充满了感慨与喜悦,他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重逢的珍视与对往事的回忆,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与人们生活的艰辛,这首诗不仅是对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当时社会现实的反映。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