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村居
唐·许浑
暮挈衣囊投土室,晨沽村酒挂驴鞍。
半酣风雨落花香,衣上征尘杂酒痕。
客去山空人寂寂,倚门回首望孤云。
作者及朝代
许浑,唐代诗人,字用晦(一作“仲晦”),润州丹阳(今属江苏)人,晚唐最具影响力的诗人之一,七五律尤佳,后人拟之与诗圣杜甫齐名,更有“许浑千首诗,杜甫一生愁”之语。
作者简介
许浑生于晚唐时期,一生不作古诗,专攻律体;题材以田园、山水为主,偶亦抒发怀古、感旧之情,诗风清润端丽,尤工律体,七五律尤佳,后人拟之与诗圣杜甫齐名,更有“许浑千首诗,杜甫一生愁”之语,可见当时人们对他的评价之高。
译文
傍晚时分,我携带着衣囊,投宿于简陋的土室之中;清晨时分,我又去村里沽买村酒,将酒壶挂在驴鞍之上,在微醺之中,我感受着风雨带来的落花香,衣服上沾满了征尘与酒痕,客人离去后,山中显得空荡荡的,只剩下我一个人寂寞地倚门而立,回首望去,只见一片孤云在天边飘荡。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村居生活的闲适与寂寞,首联“暮挈衣囊投土室,晨沽村酒挂驴鞍”通过“暮”与“晨”的时间对比,展现了诗人日常生活的简单与随性,颔联“半酣风雨落花香,衣上征尘杂酒痕”则通过“风雨”、“花香”、“征尘”与“酒痕”等意象,描绘了诗人在村居生活中的惬意与不羁,颈联与尾联则进一步渲染了诗人客去山空、倚门望云的寂寞心境。
赏析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了诗人村居生活的闲适与寂寞,诗人通过“暮挈衣囊”、“晨沽村酒”等细节描写,展现了其生活的简单与随性;而“半酣风雨落花香”、“衣上征尘杂酒痕”等意象的运用,则使诗歌充满了浓郁的田园气息与诗意,诗人通过“客去山空”、“倚门望云”等描写,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寂寞与对远方的向往,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许浑晚年隐居时期,晚唐时期,社会动荡不安,诗人仕途不顺,心灰意冷之下,他选择了隐居山林,过上了闲适的村居生活,这首诗正是他村居生活的真实写照,通过描绘自己日常生活的细节与心境的变化,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与对世俗纷扰的厌倦,诗中也透露出诗人对远方的向往与对人生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