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题李凝幽居
唐 贾岛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风吹欲倒孤城远,雪落如簁野寺寒。
作者及朝代
作者:贾岛(779年-843年)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贾岛,字浪仙,唐代著名的苦吟诗人,与孟郊齐名,人称“郊寒岛瘦”,他一生仕途坎坷,曾长时间隐居,以作诗为乐,贾岛的诗歌风格清奇僻苦,注重炼字炼句,追求语言的奇崛和意境的幽深,对后世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译文
闲居之处少有邻居,一条长满杂草的小路通向荒芜的园子,鸟儿栖息在池塘边的树上,僧人在月光下敲着寺院的门,走过小桥,眼前呈现出一片原野的景色,搬动石头,惊动了云根(指山石的底部),风猛烈地吹着,仿佛要将远处的孤城吹倒,雪花纷纷扬扬地落下,如同筛子筛过一般,使得野外的寺庙显得更加寒冷。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探访友人李凝幽居时的所见所感,前六句通过描绘幽静的环境和夜晚的景象,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后两句则通过“风吹欲倒孤城远,雪落如簁野寺寒”的描写,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孤寂、清冷的意境,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
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的热爱。“风吹欲倒孤城远,雪落如簁野寺寒”两句尤为精彩,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象的壮丽和凄美,还寓含了诗人对人生境遇的深刻感悟,风吹孤城、雪落野寺的描写,既表现了自然界的严酷和无情,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奈,这种凄美的景象也激发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的追求。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贾岛在探访友人李凝的幽居时所作,李凝的幽居位于一个偏远而幽静的地方,环境清幽,远离尘嚣,贾岛在探访过程中,被这里的自然美景和隐逸氛围所深深吸引,于是写下了这首脍炙人口的诗篇,这首诗不仅反映了贾岛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的热爱,也展现了他作为苦吟诗人的独特风格和才华。